將大運河的中段放棄給了梁國,梁國有了大運河更加的順暢了。
運輸糧食、軍械,兩家在中段這條線上同樣開展了拉鋸戰。
在南部的瀘州府,梁國那位兵部侍郎的小相爺崔浩也是生猛。
得到了大夏的物資援助,吃了藥一般在南部戰線狂攻。
生生的將chu州給打下大半,截斷了廬州府與武國的聯絡。
將淮南西路的幾座州府變成了飛地,每天就是圍著廬州府打上一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讓他奇怪的是,都圍困了小半年,這廬州府竟然還是堅挺如斯。
一點疲憊的跡象都沒有,武國士兵更是龍精虎猛,面色紅潤。
一看就是吃的好、睡得香,但是廬州的糧食從哪來呢?
他完全想不到,廬州等州府的糧食,全都是大夏運輸的。
基本上不用武國管,只要付了款就會透過大江把糧食送到廬州。
是以廬州才會如此的耐打,因為人家根本就不缺糧食。
吃飽了就是跟梁國一頓的對磕,磕完了吃飽睡覺。
北、中、南三條戰線,也就是廬州這邊最舒坦了。
要兵有兵、要糧有糧,根本就不怕任何的圍困。
反觀大夏這邊,也是在四國亂戰之中賺的盆滿缽溢。
這些錢運到國內,轉換成物資投入到全國的建設之中。
生產或者購買的物資,再高價賣到幾個國家。形成了良性的發展,若不是嶺南戰事拖了後腿,說不定已經發達了。
不過早些解決了嶺南,倒也是一件好事,嶺南可是未來規劃的農業基地。
三季稻是最適合嶺南氣候的,北方一年收一季的糧食,嶺南同樣的土地能收三季。
這是多大的差別?
簡直就是天然的後備糧庫。
李成倒是希望唐楚梁武四國,能夠打的更久一點兒。
這樣賺錢就可以更加的持久。
“下一階段的任務,就是人口的問題,藉著四國戰爭,大量的往國內運輸遭遇兵災的百姓,為他們分田地、分器具,將嶺南的荒地都開墾出來。沒了地就到元島、北方四島那邊去,土地多得是!只要人口足夠,咱們就是最大的贏家!”
李成在迴歸之後的三大院會議中強調。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抓住了他的大夏就能起飛。
喜歡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請大家收藏:()從海島縣令到時空貿易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