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錢萱兩眼有神的盯著他,李成忍不住陷入回憶。
春闈代表的是這時代進京會試,因為在春天舉辦,所以被稱為春闈。
他確實在大聖五年參加了春闈,二月會試、四月殿試,被錢巽親筆點中為探花郎。
就是在數千參加春闈的人中名列第三的意思,狀元是當初見過的張夜給拿走了。
春闈之後,原主李成自然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在京城好好地瀟灑了一段時間。
古代流行聚會,尤其是這些新登科的人,都是每天大會小宴的不斷,也是拉關係的環節。
春季是錢塘最好的時候,原主自然聚會也是去過幾次的。
一群讀書人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談論詩詞歌賦。
有一次李成和同年在芙蓉堤聚餐,藉著酒意吟了幾首詩。
還大放厥詞的點評過那些古代大家,張狂勁幾乎不用想都知道。
當時兩個年輕男子出現,跟他有過一番的辯論。
至於到底是輸了還是勝了,他翻找記憶好像是不太明確。
但是印象中好像原主當時藉著酒意,立下了一個賭約。
那就是輸的人脫光上衣到錢塘湖游上一圈。
之後就沒印象了,可能是還沒等出結果就斷片了。
李成想到此處,仔細的在錢萱和錢芷若臉上打量。
難道是......當初那兩個人不成?
這麼看好像是有點神似。
只是當初原主喝多了,記憶有些混亂。
弄得現在李成也不確定到底是不是她們。
“你們倆,不會是當初那兩個少年郎吧?”
李成一臉疑惑的盯著錢萱二人問道。
若真是如此。
他還真有點臊得慌。
好像當初原主年少輕狂,說了不少不上道的話。
“你說呢?我記得當初某人打賭,輸了的自己跳進錢塘游上一圈。誰知道某人竟然輸不起,妄圖以醉酒逃脫賭約,不知你還有沒有印象呢?李立仁?”
錢萱又恢復了往日的機靈,帶著促狹的笑意盯著他問道。
“還真是你們啊?那......那就怪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