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若是你能爭點氣,我又何必如此?”
崇賢殿中再次恢復了平靜,幾名侍女無聲的收拾殘局。
次日,金陵城派出使團登上神龍號,與對方進行第一次會晤。
雙方爭吵半日,不歡而散,此時距離文行儼遇刺還有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唐後周鎔親自前往下關,登上神龍艦與柳慕賢會面,兩方談論風月頗為歡喜。
下午時分,周鎔返回大唐王宮,元國艦隊停靠江心,雙方都恢復平靜。
八月十六日,武國大軍偷襲江心洲,在北岸受阻,發電請求支援。
八月十七日,臨安城下,顧維鈞與文行庸再次開始會談。
八月十七日夜,李成一行到達臨安,與文行庸秘密會面。
八月十七日,江心洲港口,十餘架飛機起飛,轟炸武國軍營和艦船,武國死傷無數。
八月十八日,神龍號數十件熱氣球升空,飛臨金陵上空,在王宮上方投下炸彈。
又飛抵金陵周邊的軍營投放炸彈數百枚,殺傷數千的將士,周後再次出宮趕赴下關,與柳慕賢進行會晤,雙方連夜議定和談方案,並約定同時撤軍時間。
八月十九日,臨安方面,文行庸帶領部隊投降,交出兵器、馬匹,以及在乾國搶掠的物資,一萬殘軍緩緩退出臨安城,沿湖州、宣州方向撤回國內,其他州縣的唐國軍隊照例撤回。
八月二十日,金陵的神龍號帶領艦隊撤回,為了洩憤炮轟真州。
武國軍隊後撤百里,揚州、滁州兩地的守軍不敢出,目送元國艦隊返程。
八月二十日當天,武國自通州撤軍,將整座城池付之一炬。
藉此開啟與新乾的戰略緩衝帶,兩軍對峙卻平靜下來。
八月二十二日,李成進入闊別兩年多的臨安城。
在王宮門前廣場釋出將話,宣佈武乾兩國的戰爭結束。
從即刻起改元新正、與民生息、發展經濟,不會讓臨安的老百姓再受戰爭之苦。
八月底,所有的唐國軍隊撤出原乾國的地域,無數州縣重歸和平。
只剩下西南虔州至建昌軍一帶,五通神教還在作亂。
九月初一,李成帶領錢萱及原乾國重臣。
在王宮勤政殿的廢墟上祭祀了錢巽。
正式改乾國為夏國,正式建國稱帝。
無數飛馬從臨安而出,快馬傳遞訊息至各州縣。
無數的物資也從舟山等四大基地起運,透過水陸兩條線送往各州縣。
一時間整個夏國快速恢復安定,老百姓在官方的支援下儘快的恢復生產。
九月初九大朝會,李成宣佈了新的人事任命。
廢除宰相府,設立政務院,賈文和擔任第一總理,耶律楚材擔任第二總理。
政務院下轄六部,管理夏國民政生產事物,改兵部為商貿部,張謇成為商貿部第一任尚書事,在原商貿部的基礎上補充人員,主官國內與國際商貿事物。
改刑部為司法部,專門負責審判量刑的稽核與國家法律法規的完善,原刑部人員編入國安院。
原樞密院改稱為軍事樞密院,直接向皇帝負責,由戚繼光擔任首席軍務大臣。
原乾國兵部與元島安防部主官均調入樞密院任職,下轄作戰部、參謀部、裝備部三大部門,各部門均設立相關司室協同,軍事與民政正式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