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是拉上一些能找到的貨物,到北周那邊換一些好東西。
然後千里迢迢的再賣到呂宋那邊,跟當地的土著和小國國王換一些黃金、獸皮之類的,等到來年再次去中原,換成瓷器、絲綢、鐵器運過去。
如此往復、過得還算不錯。
李成聽完驚呆了,沒想到此時已經開展國際航海貿易了。
他又打聽了一下北周那邊的情況,果然跟他知道的差不太多。
北周位於中原的北端,與武國以大河進行分界,是中原十國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綜合國力能碾壓兩個大乾也不止,一向是十國老大的名號自居。
沒想到這些小島國的人,竟然能摸到大周去抱大腿。
也真是讓他驚了、奇了、怪了。
如果按照他們描述的航線,到達北周萬里不止。
偏偏那個航線還很安全,一路上大小島嶼不斷,補給也不是太大問題。
李成頓時生出了別樣心思,是不是可以藉助這條航線去開展和周國的貿易呢?
因為武國阻斷,一時半刻他無法完全接觸到北周那邊。
就連錢坤的錢江商號,都沒完全打通對周貿易。
很多都是要靠武國在中間轉運一道才行。
如果藉助南山這條航線,他就可以完全避開武國。
以南山等國的名義,將自己的貨物銷售到武國去。
這是個值得好好琢磨的課題,絕對要比慢慢開啟航道要省力的多。
至於他源說的那個呂宋大島,是位於元島南部的一座島,據說也是非常的大。
當地比起元島來說發展的要先進一些,起碼已經誕生了國家。
最大的兩個國家就是呂宋和蘇祿,還有就是一些土著部落。
但是呂宋又一大特產,是李成所不願意拒絕的。
那就是和他們所在的這地方一樣——金礦。
當地人不太重視金子,他源用個瓷瓶都能換等重的金子回來。
然後將其運到周國去,又能換到上百件瓷器再重新運回來。
一來一回可以說是百倍的利潤。
但是他不需要啊!
他的瓷器在元島就可以發貨。
到達那什麼呂宋大島,估計也就三五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