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評價又為hun獲得了一次主流關注,也吸引了許多新飯入坑。但王崇雲並不知道,也不關心。在家宅了五天的王崇雲,一直沉浸在阿茲特克文明世界裡,拿它對比著同時代的華夏,同時代的阿拉伯和歐洲世界。
想著來自海上的民族帶來的不是毀滅,而是希望和先進文明之火,讓它們一直髮展下去,歷史會出現怎麼樣的變化,會很奇特吧!想想戴著羽毛掃帽子,看蹴球運動,似乎挺有趣的。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野蠻必將終結,瞎想的時間結束,時間也到了初六——成員已經返滬,上班的第一天。
今天也是開工的日子,依據華夏的傳統,王崇雲本尊、兩大高層,還有重要管理層一起給成員和職員發開工紅包。
當然主要是王崇雲、熊野還有陶玲發,其他人是來撐場面的。
紅包沒有忌諱不能發四,依據王崇雲的喜好,發的是480元。四張一百,八張十元,厚厚的一疊,非常有派頭。
從公司總部發完,一行人又去了生活中心,給所有到崗的stf,成員都發了開工紅包,討了個吉利。
紅包發完,過年原因中斷的工作也繼續開展。
現在除了完成外務工作外,全團最大的工作應該是準備首演,也就是劇場公演第一場。
劇場公演可以說是48系最核心的玩法,也是48系模式最根本所在。沒有劇場,就不能稱之為48。脫離了劇場,48也將迎來衰亡。有劇場,有上座率,48還有苟,還能生存。沒有劇場,對48來說只有死亡。劇場對48來說就像氧氣對生命的重要性一樣,不可缺乏。
對48系這麼重要的劇場,王崇雲當然最為上心。
從最開始之初就為了劇場建設操碎了心思——選定最佳位置,打造屬於滬寧的秋葉原。各種扯皮和妥協,獲得官家的支援。半數資金投入,力求達到最好。從場館選擇,政策扶植,到內外部裝飾,配套設施,可以說付諸了王崇雲非常多的心血。
現在劇場終於建設完畢,劇場公演也將正式開啟,時間也已經定下。
劇場首演的第一場是2月11號週六下午兩點開始的h隊《最後鐘聲響起》,首演第二場是11號晚上七點鐘u隊的《青春哲學》。
兩場公演都是復刻akb的公演,原版原樣,曲目一致,只做了必要的漢化工作。
而在劇場正式首演之前,還有非常多工作要做。
<c,但那還是為了服務歌舞表演而設計出來的緩衝環節,為的是給下首歌的成員騰出換衣服時間。排除掉那些,劇場公演本質上還是歌舞表演。
這樣對於節目的要求非常高,觀眾可是花錢買的票,要是隻是小學生歌舞水平,那太對不起觀眾了,妥妥欺騙消費者行為,不可取。
而要達成這一目的,歌舞的高觀賞性和高質量,讓粉絲看公演能值回票價,那麼只有一個方式——透過大量的訓練。
訓練她們的演唱能力,舞蹈能力,舞臺表現力,以及表情管理。
公演歌曲分為十六人曲、unit曲和soo曲,十六人曲顧名思義是十六個人演唱的歌曲,unit曲則是二到六個人演唱的歌曲,soo曲也就是一個人演唱歌曲。
王崇雲對歌曲的演唱要求是soo曲必須真唱,unit曲舞蹈動作不激烈的必須真唱,十六曲特殊公演特定歌必須真唱。
這樣對於成員的演唱能力是有要求的,不是簡單對對口型就可以跳完全場。
還好,成員大多都有演唱基礎,再加上半年多的聲樂課程,演唱能力基本達標。
但還是需要多唱,以及想上soo曲的成員,需要多唱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避免翻車。不然車禍現場可是會被粉絲嘲笑的,非常丟臉和影響自信。
而舞蹈能力這點成員困難重重,大多數成員並沒有多少舞蹈基礎,完全是舞渣,舞廢,舞殘疾,垃圾到比小學生還死。小學生強開筋時候,也沒她們那像傑克鋸斷她們腿一樣叫得這麼慘,幾天都下不了床,菜到沒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