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靈鷲宮,白行簡感慨不已,本以為劍湖宮已經算不錯,但和靈鷲宮一比,簡直猶如草房。
靈鷲宮佔地廣闊,重樓殿宇連綿數里方圓。
關鍵的是,這些建築都是矗立在上千米高度的飄渺峰之顛,就是放在現代有各種施工工具的情況下想要建成都不簡單,更何況全憑一手一腳勞動建設的武俠世界
況且,飄渺峰的地形地貌又是如此險峻,只一數道成人臂粗鐵鎖相連,如此一來想要建成規模浩大的靈鷲宮更是難上加難。
逍遙子能在創派不足百年時光,便修成此等規模浩大的輝威建築,而且還是在悄無聲息幾乎沒有驚動江湖的情況下,當真只能用奇蹟二字來形容。
感慨一番,白行簡便讓餘婆帶他去靈鷲宮石室。
因為信中童姥的吩咐,雖然深知此地是靈鷲宮禁地,但餘婆還是順從的帶著兩人來到靈鷲宮花園之中。
搬開一座假山,現出地道入口,餘婆高舉火把,當先領路,三人魚貫而進。
一路上餘婆在隱蔽之處不住按動機括,使預伏的暗器陷阱不致發動。那地道曲曲折折,盤旋向下,有時豁然開朗,現出一個巨大的石窟,可見地道是依著山腹中天然的洞穴而開成。
白行簡更是感慨萬千,建成靈鷲宮已經不易,更不要說還在此挖出如此駭人聽聞的密道。
自己那位便宜師傅,恐怕真是神仙人物,否則,真難想象,這樣浩大的工程,是百年之間建立而成。
行了二里有餘,餘婆伸手推開左側一塊岩石,開啟一間石室,讓白行簡兩人走了進去。
只見四壁岩石打磨得甚是光滑,石壁上刻滿了無數徑長尺許的圓圈,每個圈中都刻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獸形,有的是殘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記號和線條。
圓圈旁註著“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數字,圓圈之數若不逾千,至少也有七八百個,一時卻哪裡看得周全?
白行簡順著圓圈看去,編號“甲一”的圓圈所繪的,是天山折梅手第一招的起手式,看甲二時,果真是天山折梅手的第二招,依次看下去,天山折梅手圖解完後,便是天山六陽掌的圖解。
之後,還有密密麻麻,眾多逍遙派的武學,其中不乏如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一類的武功,多達數十種,每一種都是天下少有。
掌法劍法,輕功拳法,暗器內功,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白行簡這才知道,逍遙派的武功當真是無窮無盡,比起少林也絲毫不差。
常人別說百年,便是千年也未必能將這些武功全部學會吧。
除非修為能夠更進一步,否則,便是強如天山童姥,也只學會了其中兩門。
當然,並非童姥學不會其他的武功,而是沒有必要。
將這裡圖案一一收入系統之後,白行簡發現,這些武功,應該都是從一門武功中演化出來的。
就如少林七十二絕技,都是從易筋經中演化出來的武功法門。
按照白行簡的估計,天山六陽掌也好,天山折梅手也罷,包括寒袖拂穴,白虹掌力,其本身就如被一分為三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一樣,也是從一門無所不包的功夫中演化出來的。
喜歡一覺醒來我成了小桂子請大家收藏:()一覺醒來我成了小桂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