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自己耳鳴了,一定是。他一個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人,連手電筒都不認識的人,不可能知道ifi這個單詞,一定是錯覺。
謝清桐用冷水洗了把臉,給爸媽發了條資訊報平安,安心做起了飯來。
瓦罐已經轉過了四遍,米香四溢。
面團也醒好了,紫菜泡好了,餃子餡也拌好了,其他的菜她已經洗淨切好。
擀好麵皮,飯已經熟好。謝清桐把瓦罐移到了灶口,不需要火了。
包餃子還是媽媽李金花教給她的。
想起家人,謝清桐心裡很是難受。
嘆了一口氣,打起精神做飯。
她準備了白菜香菇豬肉餡和白菜雞蛋蝦仁餡的,所以餃子也做成了兩種花樣。
白菜香菇豬肉餡的是常見的鎖花邊餃子,就是餃子皮中間放餡,兩邊的皮對折,捏成花邊,成半月型。
白菜雞蛋蝦仁餡的,她包成了二孔餃子,就是餃子皮擀成四方,餡放皮子中間,四角相鄰的邊捏起來,捏到餡的位置,捏成波浪紋,然後再把相鄰的波浪紋捏成口型,就可以了。
為了好看,謝清桐還用青菜汁染了一半面。
包餃子謝清桐是熟練工,包起來很快,包了將近200個餃子,天已經微微黑了。
簡訊又響起,肯定是爸媽的。
小杓姑娘進來了,安排人點燃了屋裡的所有的燈,屋裡的光線清清楚楚,謝清桐說了聲謝謝。
小杓沒有回應,領人退了出去。
謝清桐把鍋裡的熱水全部盛了出來,裝在幹淨的木桶裡,蓋上蓋子。
開始炒菜。
今天炒的幾個家常菜。
最開始做的紅燒肉,東坡肉她不會做了一個紅燒肉。用的是五花肉切坨,大蔥,陳皮,八角,花椒下鍋一起燉,燉了一個小時後加入鹽,醬油上色,放了一小塊石冰糖,收汁,上盤。
然後做了一個辣椒炒肉,一個煎豆腐,就是她之前承諾的“煎裡白“,一個清炒大白菜埂子,一個豆腐白菜湯。
然後煮了一盤餃子,又上屜蒸了兩盤餃子。
餃子上屜後,謝清桐已經累趴了,站在廚房門口大喊了一聲:“吃飯咯。”
腳步聲瞬間響起。感情不是沒人,都是在等她這一嗓子。
屜上的餃子也開始香了,謝清桐又拿起小碟子,調好配料。
很快,屋裡裡的飯菜被端空了。
謝清桐一屁股坐在廚房門外的臺階上,跟媽媽打著電話,聲音很小,眼淚很輕。
月色很好,風很輕,氣溫很涼快,謝清桐把頭埋在膝蓋上,沒有心情去欣賞。
拐角處的一抹身影稍微停留了一下,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