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計劃實現了,現在紙幣已經送入了農民的口袋裡。但是如果農民只能用紙幣購買耶穌會的貨物,那麼紙幣還不能賺錢。鄭寰的下一步計劃異常重要。
六月末的一個晚上,鄭寰和富蘭克林出席了一個宴會。鄭寰對宴會上的魚子醬和松露酒已經習以為常。他和富蘭克林一起,先後和富人們握手,當然雙方並不是來飽餐一頓的,他們的目的很直接——討價還價。
鄭寰和富蘭克林進入了一間密室,密室裡七個賓夕法尼亞的家族代表已經等候多時。他們彼此保持禮貌的微笑,沒人知道他們背後經歷了多少次交手。
客人們相互寒暄一番,他們吹噓了自己的馬匹和收藏品。然後他們聰明地進入了正題。
“富蘭克林先生,你們可是在賺一筆大錢。這樣的好事怎麼不早一點好訴我們。”一個棕發的客人問。
“卡特先生,話不能這麼說。”富蘭克林說:“我們這不就聚在一起了嘛?”
卡特不屑地說:“富蘭克林先生,你們的伎倆我們不會不知道。你們先發行了紙幣,然後再偷偷印刷紙幣,這可是暴利呀。”
富蘭克林笑著說:“哪有,哪有。我們賺的不多,諸位賺的才是大頭。”
卡特聽後,假裝奇怪地問:“這是怎麼回事?”
富蘭克林說:“實際上,我們不僅送紙幣,我們還回收紙幣。如果諸位手裡擁有紙幣的話,可以來銀行兌換英鎊。”
客人們饒有興趣地卡注視著富蘭克林,卡特則故意裝傻:“我不明白,先生。這有什麼賺錢的?”
富蘭克林說:“簡單來說,1英鎊面值的紙幣可以兌換1.1英鎊的金幣。諸位都是生意人,這筆賬一定會算。”
客人們聽後驚呆了,他們聽說富蘭克林這邊用1.2英鎊的紙幣換1英鎊的土地,這樣一來富蘭克林這邊每兌換1英鎊,就虧0.2英鎊。可是他們沒想到,富蘭克林先生瘋了,他居然想用1.1英鎊的金幣換1英鎊的紙幣,這下子他損失的不僅是貨物,還有金幣了。
“當然,考慮到銀行的壓力,我們只能限額兌換紙幣。一週內我們只能兌換3萬英鎊的紙幣,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富蘭克林說。
“你的提議很有吸引力。”卡特說:“不過,我們還要考慮考慮。”
家族們的動作比鄭寰預料中的快,一週內,賓夕法尼亞州的各個商店幾乎同時允許紙幣結算。農民們可以用紙幣去跟各個商店做買賣了。商店們賣出商品,把紙幣收集起來,再來到本地銀行排隊,兌換英鎊。濱州的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漢密爾頓繼續協助鄭寰工作。他眉頭緊鎖,似乎有什麼問題。鄭寰見到他這個狀態,立刻問漢密爾頓:“老兄,你有什麼問題嗎?”
漢密爾頓說:“先生,你成功地讓紙幣在濱州流通。可是代價是我們每週損失三萬的英鎊,然後獲得不足三萬的廉價抵押物。這裡面的缺口會越來越大,一旦我們無法兌換英鎊,紙幣就成為廢紙。”
漢密爾頓說的有道理,農民使用紙幣,是因為紙幣能在商店買東西。商人使用紙幣,是因為紙幣能兌換金幣。如果紙幣不能兌換金幣,那麼這個鏈條就崩潰了。這樣一來,紙幣就變成了廢紙。
鄭寰微笑著說:“不怕,我們只要撐到今年秋收,就可以賺到第一桶金。”
鄭寰繼續做這種虧本的買賣,每當銀行收到100英鎊價值的土地,120英鎊的紙幣就從銀行流出去。農民們如果花完了這筆錢,那麼120英鎊紙幣就流入了商人的口袋。商人又把120英鎊紙幣帶到銀行兌換金幣,他們帶走了134英鎊的金幣。所以總的來看,每經過一次這樣的迴圈,鄭寰這邊就要虧34英鎊。
耶穌會的金幣儲備越來越少,一開始耶穌會儲存了50萬英鎊,每週他們就會損失3萬英鎊金幣,當然他們得到了不足3萬英鎊的土地,可是土地並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好處。照這麼算,他們撐不了三個月。
但是,危機在9月開始逆轉,因為收穫的季節到了。
賓夕法尼亞的報紙上刊登了另一則訊息,本地銀行開設貸款業務了。
貸款業務的貨幣是紙幣,顧客每貸款100英鎊的紙幣,需要在三個月後償還110英鎊的紙幣。相當於三個月後,銀行可以賺10英鎊的紙幣。同時,原來農民可以用10英鎊的土地換12英鎊的紙幣,現在農民只能用10英鎊的土地換10英鎊的紙幣,實物兌換紙幣的比例在下調。而英鎊換紙幣的比例則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