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寰按照約定,來到了波士頓城市公園的第十三排長椅旁邊,凱爾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鄭寰見到凱爾,他心情澎湃——凱爾的資訊讓鄭寰找到了致富的訣竅。鄭寰現在是實際的合夥人了。
他坐到男孩身邊,說:“小孩,我謝謝你。你讓我取得了現在的成功。”
男孩害羞地低下頭,他說:“是嗎?先生,真是太好了。”
鄭寰做出一個微笑,他翻閱著男孩的筆記本問:“小孩,你的功課學到什麼程度了?”
男孩指著課本說:“我現在會算加法和減法了。”
鄭寰感慨了一聲,在21世紀這是小學生的功課,可是在18世紀,這樣的計算題已經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了。鄭寰指著筆記本說:“來,孩子,看著我的手。”
鄭寰先寫出一道乘法題目,然後手動計算。男孩的眼睛瞪得好大,他小心地拿起鉛筆,笨拙地模仿著。半小時才能做一道乘法題。
鄭寰在一邊觀察著男孩,他忽然問:“凱爾,我很好奇,你為什麼要學數學?”
男孩鄭重地說:“我學習是為了成為會計,成為會計是為了出人頭地,”
“……會計的工資是工人的十倍,只有成為會計,我才能讓我的家庭過上體面的生活。”男孩說。
鄭寰微笑著說:“好,有志氣。看來我們很有共同點嘛。”他繼續教他數學。
本來約定半小時結束的課程,他們多延長了一倍時間。十點的鐘聲響起了,男孩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公園,就在這時,鄭寰開口問:“孩子,你怎麼想到來這裡學習的?是因為公園環境好嗎?”
男孩遲疑了一下才說:“先生,公園裡有路燈,我晚上也可以看書。”
鄭寰聽了這句話,有些震驚。他沒有想到男孩居然要借公園的路燈看書。不過震驚歸震驚,鄭寰還是回到了家中。他需要關心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可能照顧好男孩的一切。
鄭寰回到家中,莉莉婭正在研究指磁鐵,她把磁鐵吊在半空,在磁鐵中央放上一個小鏡子,然後在另一處放上另一塊磁鐵,開始做什麼奇怪的實驗。
莉莉婭見到鄭寰回來,她禮貌地一笑。鄭寰坐在沙發上,女僕端來了晚上的甜食。鄭寰對莉莉婭說:“莉莉婭小姐,我告訴你一個好訊息,我現在賺錢了,你一定不知道我怎麼賺錢的。”
“是嗎?皈依者,你可不要耽誤我們獵魔的主業。”莉莉婭在實驗室裡說。
鄭寰說:“你想不到吧,我想辦法讓童工代替成年人工作,這樣相同的工作量,我能省下一成的工資。耶穌會名下有12座工坊,每座工坊每週有15英鎊的毛利,而我能再壓榨出3英鎊出來。一年後我就能為你買一輛馬車了。”
莉莉婭停下了實驗室裡的活,她轉身對鄭寰說:“恭喜你,瑞文先生。可是你不覺得僱傭童工不道德嗎?”
她繼續說:“如果沒人僱傭童工,孩子們就能有時間學習。他們長大後能做更好的工作。可是你僱傭了他們,他們就沒時間學習了。”
鄭寰攤開手:“這是市場決定的,莉莉婭。我不僱傭童工,別人也會僱傭。如果我想成功,我只能這麼做。”
莉莉婭說:“是的,先生。可是這樣一來,你和其他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莉莉婭這句話給了鄭寰一記重拳。他以為莉莉婭會為自己感到高興,可是莉莉婭卻根本不喜歡自己這麼做。她出身於富貴之家,卻討厭別人經營賺錢。鄭寰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儘管如此,鄭寰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心。他有個宏偉的計劃,他要利用21世紀的數學知識,在18世紀建立一個財富帝國。
鄭寰繼續著自己的創造,他對伍德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建議。這些建議具有魔力一般,把工坊的效益提高了三成。所有人都私下說,鄭寰懂得一些詭異的魔法。
1752年的4月中旬,伍德先生找到了鄭寰。“我把你的構想告訴了本傑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先生對你的創造力很震驚。富蘭克林有封信件讓我轉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