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要給軍隊配備這麼多馬,當然是為了保證他們作戰時的機動能力。
現在的大唐,可不缺馬,有定襄道,寧川道,遼東,薛延陀,滇西草原五個大型養馬場在,每年出産的戰馬,高達數十萬匹,別說是軍隊,就連民間,有馬的家庭都達到了三成以上,因為,有了馬蹄鐵之後,一匹馬的使用壽命,長達幾十年,比這個時期人的平均壽命還長,而大唐基本不會殺馬吃肉。
所以,松贊幹布講到了錢,有人就不樂意了,已經升職為安西副都督的長孫沖開口道,“我們大唐有個農國公,叫孫正明,相信你應該知道,他平時都有跟我保持通訊,曾經在信中說過一話,我十分認同,那句話就是‘有錢,就能夠為所欲為。’
所以啊!你千萬別跟我們大唐談錢的問題,因為那會嚇死你。
知道我們今年修建的這條從這裡到關中的水泥路花了多少錢麼?
一億五千萬貫。
按照你的演算法,這些錢,可以保持現在這種對你們吐蕃高原的防禦強度所用的軍費,長達十五年之久。
這還只是我大唐正在進行的其中一個工程而已,要是算總體,我大唐每年花的錢,至少可以保持這種軍費開支二三十年,你既然知道我們供養軍士的開支,想必,也應該知道,我所說的一點也不虛。”
好吧!對於一個根本不在乎這點經濟損失的大帝國來說,松贊幹布剛才的說辭,就顯得很沒有說服力了。
不過,他覺得,就算是再有錢的國家,也不應該這麼浪費。
於是道,“能省下來,總比白白浪費掉的好,另外,吐蕃高原,也確實不適合漢人生存,對於你們來說,連雞肋都算不上。”
長孫沖再度笑道,“莫非你以為,你吐蕃向我大唐臣服了,這些軍隊,我大唐就裁撤掉了不成?
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有沒有吐蕃,這些軍士我大唐都不會裁撤的,只會換一個不同的地方,繼續訓練而已,就好像現在的安西大都護府,在這裡訓練的各支集團軍,加上日常守衛四邊國境線的安西四大護軍,總兵力超過五十萬,我大唐在這邊根本沒有戰事,需要放這麼多軍隊在這裡麼?
不需要。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裁軍,而是在考慮增兵,訓練更多戰鬥力強勁的軍士出來,提升我大唐的國防力量。
另外,你剛才總算有一點說的是對的,那就是,你們吐蕃,對於我大唐來說,連雞肋都算不上,想要臣服我們的王國多了去了,個個的地盤都比你們吐蕃高原好,所以,三年前,我們的太子殿下,只是讓你名義上奉我們大唐為宗主國,並不打算實際跟你們內部有什麼瓜葛,是你自己,主動跑到這裡,尋求陛下幫助支援的。
其實,我們要拿下你們吐蕃,有很多種輕而易舉的辦法,只需要出一條禁止通商的政令,你們內部就亂了,根本都不需要我大唐動武。
所以,你要臣服,可以,按照我們早前制定好的標準來,不接受,你就那來回那去,一年連兩百萬貫産出都不到的一塊地方,跟我談,我都覺得丟份,還要跟陛下當面談,誰給你的自信?”
長孫沖名下持股的定襄紡織業,隨便與西域諸國做一筆生意,就是上百萬貫,比吐蕃一年的總收入還高,他對於松贊幹布的這種諷刺,可不是他故意虛張聲勢演出來的,而是真有點瞧不上吐蕃的産出,朝廷統治這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都是倒貼錢,在後世,都是這樣的情況。
聽到他這一番話,李世民心裡自然憋著笑,不過,按照之前商定好的談判策略,他應該繼續裝高冷,裝不在乎,而這時,房玄齡覺得柴火已經加夠了,是該點火的時候了,於是,給隨侍在旁的王得用打了個眼色。
他便出聲道,“陛下,火器營試用新式武器的時辰到了,您是現在去看,還是繼續在這議事?”
“吐蕃的事情,按照制度來辦就好,我大唐,可不能為了一個吐蕃,朝令夕改,失信於天下,擺駕火器營靶場吧!諸卿也都可以隨朕前來一觀。”
說罷,李世民起身就走,都不帶看松贊幹布一眼的,而到場的幾位大臣,也隨著他向大廳外走去,松贊幹布雖然還想談,但是,眼下李世民都離場了,今天肯定是談不成了。
於是,他也起身,跟著人流向外走,一路出了大廳,跟著跟著,然後,他就跟到了距離議事大廳幾十米遠的火器試驗場,鬼使神差的,他就跟著走多了幾步,然後,他竟然暢通無阻的跟進營地裡來了,這可是軍事裝備試驗場地,不看白不看吶。
而在他跟進來的時候,走在他前面的房玄齡,長孫沖等人,卻是嘴角一鈎,很快又將笑意隱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