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農聖 > 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

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戰國人生 天堂無淚 路程中央 還恩 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超品小神醫 發個紅包去未來 大秦爭霸 高手在民間 白月光要和我結婚[娛樂圈] 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 你看別人家的總裁 得不到 都市最強城隍爺 津沽英烈譜 重生之悠閑 駭客之城市獵人 十三封信 你是我的黑白配 相親的人住隔壁

有舍龍屬下十二萬裝備著標準唐軍武裝,以及接受過標準唐軍作戰訓練的安南軍在,孫享福是一點也不擔心祿東贊會搞事情,別說噶爾氏,還只是一個比較原始的氏族部落,就算它是一個傳承非常久遠,文明程度完全不輸給中原世家的群體,孫享福也有信心,在幾年之內,將它分化瓦解。

他可是號稱世家殺手的存在,連中原五姓七家這樣的大家族,也在他的種種手段之下,崩潰瓦解,改革成了一個個朝廷輕易可以控制的家族企業,更何況是一個族內人心大多向大唐的噶爾家族。

當然,有些東西,孫享福跟舍龍其實說不著,說了,他也不會太懂,只是告訴他道,“葛爾氏族部落,在吐蕃的地位舉足輕重,控制著整個吐蕃近兩成左右的人口,他們走出來,就是給吐蕃其它的氏族部落一個明確的訊號,會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所以,之後肯定會有更多吐蕃的氏族部落模仿他,走相同的路,而再下來的人,就算數量多,你也不用擔心,照單全收,人口,就是生産力,等他們都下來了,吐蕃那個地方,就再也沒有什麼戰爭潛力了,到時候,就該是我大唐,真正入主掌控吐蕃高原的時候了。”

舍龍聞言憨厚笑道,“呵呵,反正我都聽您的,咱們現在的地盤這麼大,就算吐蕃人全部都下來,也根本算不了什麼。”

自從雲南之地搞大開發之後,舍龍才有此前李泰的那種人手不夠用的感覺,這邊的深山老林改造起來,工程量巨大,他的壓力可不小。

“大多數吐蕃人並不善耕種,他們下來,其實也並不會對南中之地的糧食産量起到多少幫助,而且,以他們普遍的開化程度,一時半刻,也很難經商,大唐的商賈,輕易的能夠讓他們血本無歸,所以,最開始的階段,你只能讓他們出賣體力,做簡單的力氣活而已……”

這邊頭,孫享福在不斷的交待舍龍,如何安置噶爾氏部族的人口的時候,碎葉城中,李世民也已經接見了松贊幹布。

才剛到二十歲的松贊幹布,在一臉威儀之相的李世民和眾位大唐臣工面前,氣勢上天然就弱了三分,即便是他身上穿的,是蜀中産的絲綢布料製作的衣服,但臃腫寬大的袍服,也沒有給他加什麼形象分,大廳之中的大唐朝臣們,都穿著一身修身筆挺的服飾,比他看上去精神多了。

一番行禮之後,李世民在下首位給松贊幹布賜了座,自從大明宮建設好之後,大唐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各個部門平時的辦公會議中,就都沒有站著講話議事的習慣了。

“松贊幹布,你知道外邦向我大唐臣服,請求併入的具體條件麼?”房玄齡在李世民眼神示意了之後,率先開口向松贊幹布問道。

尚書左右僕射,房玄齡更善機謀,所以,由他伴駕隨行,溫彥博身體不佳,留在了長安輔政,原兵部尚書杜如晦,已經退休到了善陽養病,李靖和馮盎則是具體管理起了軍事學院的開垸招生事宜。

所以,軍方的代表是侯君集,在房玄齡開口說話的時候,他已經擺出了一副不怒自微的神情,好像松贊幹布說不知道的話,他分分鐘就要發飆,提兵去滅了吐蕃一樣。

一路從各集團軍的營區中走到中央李世民的辦公大廳,松贊幹布已經見識到了大唐在安西大都護府的兵力,以及軍士的裝備強度。

他的漢語水平不弱,聽到房玄齡的問話,看了一眼侯君集等軍方將領擺出來的氣勢之後,開口答道,“這些大唐已經公告天下了的對外政策,我自然是知道的。不過,我覺得,咱們還可以具體商談,畢竟,實際情況是,任何吐蕃高原以外的人,都不適應居住在我們吐蕃高原之上。而我吐蕃高原的地域之大,不亞於大唐的兩個州道,人口超過百萬,由很多個不同的氏族部落分治,這些氏族部落之人,皆是抱團為生,只認本族首領,並不能像漢民一樣,接受官府的統一治理。所以,我認為,應該讓我們吐蕃繼續保持自治,就像薛延陀汗國一樣。”

“呵呵,你怕是不知道,我大唐這幾年,有多少商賈往你們吐蕃高原行商,他們早已摸索到了在高原生存的方式。另外,再告訴你一個訊息,夷男可汗已經上表,在他死後,撤銷薛延陀汗國,他的兩個兒子,已經接受了朝廷的冊封,到地方州縣為官,而他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死,是因為我大唐的醫官,在盡全力醫治他,否則,在去年運動大會的時候,薛延陀汗國,就已經不複存在了。”侯君集有些輕蔑地笑道。

在召見他之前,李世民和幾位重臣就已經料到了松贊幹布肯定還存在著一些美好的幻想,而侯君集,就是代表軍方,擊碎他的幻想的人。

當然,松贊幹布如果是沒有一定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冒險親自來拜見李世民的,所以,侯君集的話,也就是讓他微微愣了一下而已。

很快,他就又組織好了語言道,“偶爾有商賈能上到高原,那只是少數現象,而且以你們大唐如今之富裕,我們吐蕃高原這樣的不毛之地,對你們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可言。

就好像你們設定了許多外邦向你們臣服的條件一樣,就是想將他們拒之門外,不想讓它們成為你們的負擔而已。

可是我吐蕃不同,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太過重要了。

以你們大唐現在的版圖疆域,只需要守住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基本沒有外患之憂。

可我吐蕃如果不臣服於你們,就可能影響到你們大唐本土的三個州道和一個大郡的安全,據我所知,你們在這四地圍繞著我們吐蕃佈置的兵力,應該超過二十萬吧!

以你們大唐軍士的俸祿開支,這二十萬兵力,人吃馬嚼,每年消耗的錢財,差不多近千萬貫,比我們吐蕃全年的産出的五倍還多。

如果,皇帝陛下您能同意我提出來的保持自治的建議,稍微給我一些支援,這些錢,你們就全部都可以省下來。”

松贊幹布的書,可真不是白讀的,最起碼腦瓜好使,他把自己和大唐的各個方面情況,基本都摸透了,以大唐軍士現在的軍餉,把軍官和普通士兵平均計算的話,差不多是每人每月三到四貫,二十萬人,一個月就是七十萬貫以上,一年下來,就是八百多萬貫。

這還只是發給他們的現金薪資,不算他們平時的吃用,辦公消耗,衣服,裝備更換,以及近乎等同軍隊人數的戰馬的喂養和更換。

也就是大唐邊軍都有開軍屯,大多都能自己解決吃飯,養馬等方面的問題,不然,別說一千萬貫,兩千萬貫也未必夠,因為大唐的軍事訓練強度很高,裝備的全是精鋼裝備,造價昂貴,騎兵每人至少三匹戰馬,就是步兵,也達到了每人配一匹戰馬的程度,他們在軍營之中的一切開支,都是軍隊出,軍餉,一般可以等到回鄉,或者退伍的時候一起領。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