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管教育口的唐儉率先開口道,“太子殿下,在長安,渭南,以及關中各州縣,建立那麼多學校,並且免費供孩童讀書,這筆開支可不小,按照關中現在將近六百萬人口還算,適齡讀書的孩童,差不多有近百萬,除建學校以外,每年投入的開支,只怕要數百萬貫。而且,這些適齡孩童,原先有很多,本就是在州縣的學堂裡讀書的,如果新學校學費全免的話,豈不是讓州學,縣學的學生,轉到新學校去讀書了?”
李承乾笑著道,“孤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以前那些州縣的學堂的教學內容,已經趕不上時代的需要了,像九垸縣學這樣的學校,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知識。朝廷在新的學校裡投入的錢財多了,那麼,在原先那些州學,縣學的投入,就會少一些,成本雖然會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費用,也多數是出在此前沒有讀書的那些孩子身上,其費用的增長,以朝廷現在的財政能力,完全負擔的起。諸卿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關中之地的所有學校,也全部都像九垸縣學這邊一樣出人才,那麼,未來,他們將會為我大唐創造多少利益?”
聞言,唐儉看了看房玄齡和溫彥博,見他們連連點頭,他也不多說什麼了。
李承乾又道,“所以,明年還只是關中,三到五年之內,孤要這種模式,鋪向全國,並且,做到所有的子民,都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開啟全民義務教育,這個設想,如果是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房玄齡猶記得幾年以前,朝廷的教育推進計劃,不過是在每個州縣,建立一所學堂而已。
想不到,短短六七年以後,計劃,就要上升到全民接受教育的地步了。
要說李承乾為什麼敢這麼大刀闊斧的幹事情,那就得看看他是在哪裡學習的政務了,他的學習模板,可是善陽啊!
孫享福當年把善陽城修建好之後,直接在城內修建了幾所學校,讓所有百姓家的孩子,不分胡漢,不分貴賤,都可以入學讀書。
所起到的好處就是,善陽現在每年都有過萬掌握了基礎文化的學生,走上學醫,學農,學工,學商,甚至也有繼續學文科的道路上,然之後,開始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加高階的骨幹力量。
聽到李承乾的豪言壯語,唐儉的心跳頓時加快,在他主掌禮部的時候,擴大教育體系,推行全民教育,那自然是給他一個天大的功勞,因為這樣的事情,必然會在史書上大書特書。
可是,這個功勞,不是那麼好得的,現有的那些得利於教育體系的人,大多都是儒生,這些人會來找他的麻煩,要知道,他自己也是個儒學子弟,而首先找他麻煩的,就是國子監的祭酒老孔。
然而,房玄齡卻是品出了李承乾這麼做的一些用意,開口給唐儉解釋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你並不宣佈撤銷舊有學院,直接把新學校建立起來,如果原先在那些舊學院裡讀書的學生,都自己轉去新學校讀書了,那就怪不得誰了。”
聞言,唐儉眼前一亮,頓時覺得,此事十分的可行,朝廷並不否定那些舊有的縣學,州學。但是,學生有自己選擇上什麼學校,學什麼知識的權力,你教的知識沒有用,學生們不愛學,那就怪不得朝廷推動新學教育了。
等到大家都不去州學,縣學讀書了,這些舊有的學院,它自然而然的,也就撤銷了。
於是,唐儉開口道,“如此的話,建學校,以及後續教學所産生的費用,還要請政事堂下令財部透過。”
房玄齡正欲點頭,李承乾卻是笑道,“其實,這個費用也不會很大,因為,像山南道垸田區這邊一樣,有本地商會産業,為教育花費提供資金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未來,朝廷需要投入的,大多隻是修建學校的錢而已。”
公共資源産生的利益,就應該回饋給公共服務,這是孫享福在後世帶過來的一些觀點。
因為在後世,有很多地方,明明有煤礦,最終肥的卻只是少部分煤老闆,和與煤老闆勾結的貪官汙吏,這是很不應該的。
所以,此前孫享福要讓當地的百姓,參與進這些地方資源産業的運營和管理中,掌握一部分話語權,分潤大部份這些産業帶來的利益。
而隨著這些産業越做越多,越做越大,滿足全民的醫療,教育,養老,都不會是問題,因為,大唐現在的掌握的資源,比後世我國還要多好多倍,然而,需要養活的人口,才三千多萬,連零頭的零頭都不到,人均可分配資源,比後世最發達國家,都要高百倍以上,負擔個教育方面的開支,那簡直是毛毛雨。
觸類旁通之下,房玄齡覺得,不光是教育體系要升級,其它的所有方面,其實都可以進行一輪升級,因為,大唐現在有錢啊!而推動基礎建設,民生保障,都是對這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幫助的事情,既然李承乾要幹,何不都上馬做起來呢!
他這個想法,倒是切中了孫享福前段時間發出來的那些暢想,讓所有的山川,變的秀麗多姿,讓所有的河流,變的溫順平和……
於是,貞觀九年十月,監國太子李承乾,與左右尚書僕射房玄齡和溫彥博,以及禮部尚書唐儉,定下了大唐內部未來十年的發展計劃。
本輪計劃每年投入在學校,醫院,水路,公路,碼頭,甚至是城池改造,等基礎建設專案的費用,從第一年的五千萬貫起,逐年遞增,十年以後,整個國家的基礎建設,都要達到一定的程度,至少能夠保證大唐本土所有百姓的生活環境,不輸給現在山南道垸田地區的百姓多少。
當然,十年以後,山南道垸田區域的百姓過的是什麼生活,就不好說了,至少,人家九垸縣,今年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民居,換成裝修精緻的樓房,未來一兩年之後,郢州,複州治下的垸田縣,估計也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