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享福從來都不反對大唐的擴張,但是,他希望那是有計劃,有方式,符合發展節奏的擴張,盲目的佔領的後果,往往是統治時間不長,然後出現叛亂,再然後,又回歸原本的樣子。
歷史上的大唐,就是因為內部發展還不夠夯實,對外部的控制力不夠強大,導致空前的繁華只是曇花一現。
孫享福知道守成比開拓難的道理,所以,他在盡力的發展大唐的經濟,基礎建設等方面,在他看來,沒有這些東西打底,大唐得到的領土即便是再多,也會很快的失去。
“房相,陛下不會不知道像王浩這種不受控制的人的危險性吧!”
“怎麼會不知道,可是,王浩的所作所為,雖然有些極端,但在陛下看來,其本意,卻並非是要禍害大唐本身,像他這樣的人,想要榮華富貴的話,那是唾手可得,可偏偏,他想做事,陛下就是看中了他這一點。”
“他那不是想做事,是想搞事情,這次我們能化解定襄的危機,說白了,是憑運氣,一旦讓他成功,會是什麼樣的後果,您知道的吧!”
聞言,房玄齡也是眉頭緊皺,王浩這個人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從來只忠於自己的想法,甚至想讓皇帝都按照他的意志走,這就很要不得了,不過,他跟孫享福現在說的再多,也是沒用的,關鍵還得看李世民怎麼想。
又是半個多時辰過去了,李世民才神色複雜的從關押王浩的帳篷裡走了出來。
孫享福正欲上前開口,卻被李世民伸手阻止了。
“王浩之事,暫且不急著說,城內的各項準備,都做好了嗎?”
“一切已經準備妥當。”
“嗯,當前的要務,還是辦好這次運動大會,至於王浩的生殺問題,且等運動大會之後,咱們再議。”
“那個,陛下……”
“朕聽聞,使團和西域諸國的代表團今日正午之前便會入城?”
“是的。”
“那時辰不早了,你趕緊去安排迎接的事情吧!唐卿這一去三載,勞苦功高,使團一幹人等,盡皆有大功於國,等運動大會結束之後,朕自有封賞,你先替朕寬慰一番。”
“臣遵旨。”
李世民一副不想讓孫享福多說話的架勢,孫享福也不好死纏著他說,反正王浩現在關著,除了有千牛衛守著,還有自家的密衛用望遠鏡嚴密監控著,不怕他逃跑,就暫且先這樣吧!
看看了時辰,孫享福急急的整頓了儀仗,去了西城門,而李世民回到了議事的營帳之後,立即召了房玄齡,杜如晦,李靖等人議事。
“王浩此人,作惡多端,論罪該誅,然朝堂諸公之奏請,朕又不得不顧,諸卿以為,該如何處置為好?”
以現在李世民的權威,想到辦事,哪裡還需要在乎朝臣們的意見,論罪該殺之人,他卻來問幾位重臣該不該殺,那意思就是他不想殺了。
“陛下,王浩此人太過危險,臣以為,不可不誅,而且,正明的心思,陛下您應該也知道,若是您強行赦免了他,只怕正明拼著抗旨,也是會殺他的,為了一個王浩,失去一個正明,不值當。”房玄齡透過跟孫享福的一些溝通,也算是比較認同了孫享福的主張,率先開口道。
然而,李世民聽了房玄齡的話,卻沒有急著表態,卻是轉頭看向李靖和杜如晦,顯然,房玄齡的主張,不是他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