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要先確定一個未來的目標,至少,應該是國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子民,都應該受到國家,或者說,天子的保護。
而只有邊地的政治能力,軍事實力強硬,才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當然,你們大多數人之所以有疑惑,就是覺得,這些東西不太現實,建造幾座都城,需要很多錢,皇帝和大臣們,怎麼可能幾千裡幾千裡的四處跑,這樣消耗太大,也太累人,然而,事實證明,這麼做,其實是有效的。
陛下的北巡,就是例子,現在的南巡,也即將成為例子,巡視能讓邊地百姓得見君面,給國家帶來安定,親臨當地,瞭解民情,能讓朝廷出臺更加適合治理當地的施政策略,這對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都是積極的。
那麼,咱麼應該考慮的,就是阻礙咱們推動國家積極發展的那些困難。
幾千裡地很遠嗎?確實很遠,在我沒有當官以前,甚至覺得,幾十裡地都很遠,那個時候,我和幸福村的村民們捕撈了很多魚貨,但是沒有能力將其送到五十裡以外的縣城去售賣,運氣使然,才碰到了翼公,讓我將魚貨賣給了他。
而後來呢?我有了船,有了馬,別說幾十裡地的縣城,就是一百多裡地的長安,我兩個多時辰,就能跑一趟了。
再後來,咱們關中有了水泥路,而且,車廠造出了三輪車,腳踏車,現在,我往返於幸福村與長安,就更快了。
還有個例子,前年高句麗戰爭爆發的時候,鄒國公緊急受命趕往前線,知道他從長安去到平壤,用了多長時間嗎?”
這種高官的調動,學子們又怎麼可能知道,皆是一臉茫然的等著孫享福自己公佈答案。
孫享福抬了抬手比了個六的姿勢道,“六天。”
“六天?”
聽到這個資料,在場的諸多學子,嘴巴都不由的抽了抽,平壤距離長安,可是有四五千裡,這個趕路的速度,可都快超過八百裡加急的速度了,可是,八百裡加急,只是能讓信每天送八百裡左右,這個速度,是靠沿途無數的信使,馬匹完全不間斷的替換,輪番全速奔跑,才達到的速度。
一個人,就算沿途有無限量的馬匹供你替換,可你也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跑啊!
見到大家更加疑惑的看向自己,孫享福便解釋道,“船廠有專門為航行速度而針對性設計的快船,順風順水,走筆直的運河航行,速度比奔馬不間斷的跑還快的多,十二個時辰不斷的走,一日航行可達千裡,而隨著咱們的工藝的進步,未來,咱們或許能更快的從長安到達邊地。”
以前,從長安走水路到洛陽,大家都習慣了需要兩天,甚至三天,但是現在,基本都是一天多,因為只有幾百裡的距離,又是順水,以水輪船的速度,就算沒什麼風,不升帆的情況下,光靠水輪和水流的速度加成,跑十多個時辰也差不多就到了。
現在,不僅水路快了,陸路也快了,因為,現在有了取直好走的水泥路的原因,即便是商隊,沒有官方換馬的渠道,只靠自己的馬力,走陸路,三天也能到洛陽。
孫享福先前說,朝廷已經試圖去做了,這就讓大家想到了,王家從去年開始,從關中往馬邑修的那條水泥路,現在,只怕早就已經修到幷州境內了,應該會比預期提前幾個月完工,也就是說,以後,從長安,到善陽,定襄,會有好走的水泥路走,全程不到兩千裡,以現在比較普遍的馬車在水泥路上的速度,大家只需要八九天的時間,便能到善陽走一趟了,如果是沿途有換馬,還能更快,畢竟,自從關中的水泥路修建好以後,沿途就有一些能夠提供換馬,或者代為照料馬匹的客棧出現,只要出點錢,他們是可以一路打馬飛奔到善陽去的。
那麼以後,大唐是不是會出現通往廣州,平壤,甚至碎葉城的水泥路,讓從長安去往這些地方的速度更快捷,更方便呢?
孫享福既然說了,朝廷已經在做了,那麼,就是必然的,以大唐現在飛速增長的經濟實力,完全能夠支撐更多的水泥公路的修建,那麼,以後或許會有跑的更快的車子出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