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首歌的歌詞經過少許的改變後,同樣是一首傳遞民族融合,傳遞愛的主旋律歌曲。
王圭硬是繃到了上元節之後才來找孫享福,拿股份的事情沒有成功,族內對他的指責一片。
“正明,老夫現在回過味來了,你是不是把這個訊息也告訴了其它幾家?”
王圭的年紀大,修養也挺好,雖然心裡憋著一股火,但語氣還算剋制。要是這事攤在王旭身上,估計就是提著鐵戟,揹著長弓來找孫享福算賬了。
“怎麼可能呢!在下的立場大人難道還不知道嗎?不過,此項投資參與的人數不少,難免有一些人將口風透露給了其它幾家,這也是在下控制不了的。”
孫享福直接否認,王圭一想也是,他是皇帝的人,自從王家各和其它幾家鬥起來之後,幫助王家打壓其它幾家,便是皇帝的意志,孫正明不可能反過來耍王家玩。
待得王圭有些疑惑的時候,他孫享福又道,“不過,您可別以為崔家花三百五十萬貫買股份是佔了什麼便宜,看在王家與在下此前合作還不錯的情面上,在下給您說實話吧!其實我等幾家對渭南新城的投入並非傳言中那麼大,不過幾百萬貫而已,其規模,撐死了就是郡城那麼大,故意讓人放這個訊息出去,是想引大家一起逐利,將建設所需要的材料,大量囤積過來,這樣……”
孫享福幾乎將自己的計劃合盤跟王圭托出了,說的王圭是深信不疑,對於坑其它幾家,讓自家得利,王圭自然是樂見的,並且,孫享福承諾,現在,就會以市場價的九成,收購王家手中囤積的所有建材,要知道,自從投建渭南新城的訊息放出去之後,市場上的建材價格由於各大家的瘋狂收購囤積,已經漲了好幾成,孫享福即便是以現價的九成的價格收購王家囤積的建材,王家也能盈利不少。
而孫享福拿到了王家的建材,再加上他們自己幾家本身籌集的,就足以沖垮建材市場了。
當王圭從孫府回去的時候,臉上的皺紋笑的像菊花一樣,在這一輪中,他王家雖然參與了喊價,但並沒有真正出大錢,反而是因為建材,賺了一筆,而其它幾家,可能因為他放出去的這批建材,而吃一個大虧,這下,他到族老會那邊,就可以揚眉吐氣了。
他卻不知道,孫享福這一手,雖然看似讓王家得了些利,但會讓此後知道了真相的其它幾家,更加的仇恨王家,讓他們徹底決裂,挑起他們不死不休的爭鬥,才是孫享福計劃的核心。
上元節後,孫享福便和幸福村的一幹技術骨幹,帶著數萬熟手農夫趕赴長安周邊各縣,指導整田施肥的事情,他只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來做這些播種前的指導工作。
對於讓這個時期的百姓懂得耕層和施肥的道理,孫享福是不抱希望的,什麼土壤性質之類的專業術語,百姓們更加聽不懂,所以,孫享福只能以官員的身份,指定他們種植作物,直接讓百姓照著他指定的做就好。
幸福村弄出來的有機肥並不能在整個關中施用,充其量,將皇莊以及秦家,虞家等幾個老關系戶的田地裡用上就不錯了,所以,製作底肥這樣的事情,以後得百姓自己來,扒草木灰,成了農戶們家家都在幹的事情,另外,孫享福還建議,牧監署再設定一個衙門,專管各城糞池。
有了這麼一個衙門在,所有城池裡的糞便被集中在城外統一瀝成有機肥,雖然不能在當年覆蓋周邊所有土地,但輪片的施用,最多兩三年也能輪到一次。
有幸福村提供支援的犁耙和數千頭牲畜幫忙,整個關中的整田大業進度很快,比較幸運的是月底的時候,接連下了兩天小雨。
這場雨本身並沒有給田地帶來什麼滋養,卻是讓孫享福斷定了伺此後關中之地不會再下大雪,確定了這件事,他對春麥早種,就又多了幾分信心。
經過兩輪高産,而又從中挑選出來的個大飽滿的種子被分配到了農夫手中,孫享福不指望他們會按照自己所教的播種方法播種,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往自家地裡播種的時候,肯定會使勁的多撒一點,所以,播種的事情,孫享福都用自己帶來的熟手農夫,那些本土百姓只能在一旁觀看學習,哪怕是有些看到自己田地裡播的種比往年少一半的百姓,跪在地上眼淚婆娑的求,孫享福也不會讓屬下多撒一把,等到夏天看到收成的時候,他們自然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在這個時期,沒有施用有機肥的田地,頂多也就能達到四石左右的産量,而且還是在上好的熟田種植,這個資料,孫享福已經親自試種出來了。
四石這個産量,雖然對於這個時期的百姓來說,是天大的豐收了,可對於孫享福來說,就是恥辱。
一畝田才收四百多斤,而且還是濕重,你們嘚瑟個啥?
今年農門子弟重點種植的小麥田試驗田的産量,至少要達到六石以上,才算及格,七石以上,才算優秀,由於這個時期的田畝面積小於後世,七石的産量,就已經很接近後世的産量了。
小麥播種,只是今年關中春耕最簡單的一環,畢竟,這個作物到了現在,已經有了千年的種植歷史,百姓對它也熟悉,真正讓孫享福沒底的,是大棚裡即將培育的棉花和瓜物,這個時期的百姓,大多對於這些新作物是兩眼一抹黑,所以,前兩年幫忙種植過這兩種作物的熟手,現在都成了能夠領導一方種植的技術員,李世民甚至有意讓這些人成為各縣的裡長,村長之類的低階行政組織人員。
不過由於要撤換的規模太大,不能一下子弄,是以,想要成為裡長,村長,必須要掌握農耕技術這一條規定,李世民率先下達了。
今後,這些最低階計程車紳們可就有事情要幹了,如果沒有指導當地百姓耕種的能力,那就得下臺,而學會種地,就能做村長或者裡長的皇榜張貼出來之後,百姓們對於學習種植這些作物的熱情頓時高漲起來,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眼裡,做到村長或者裡長,可能就是他們的夢想了。
每天供應數萬人吃喝,也就幸福村的儲備足夠,才能支撐的起,這種時候,蝗蟲餅也成了大家的主食之一,黎明前的黑暗即將到來。
過完年後,糧食的價格開始一路高漲,那些此前響應了王麟的號召,囤積糧食的家夥,將手裡的糧食捂的更加嚴實了,關中家裡沒有糧食的百姓越來越多,而春耕之際,百姓要農忙,消耗的體力又大,必須要吃飽飯,李世民不得不想辦法開始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