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唐農聖 > 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

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修仙狂少在都市 鄉野小神農 向下的自由之路 全職業明星系統 妖孽小神醫 透視神醫 超警美利堅 全能之天才學生 唐方 待業的影帝奶物件 隔壁那個奇怪的男人 主公請留步 痞獒 [蟲族總攻]我以我腎愛雌蟲 我的女裝仙君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人渣 系統之校長來了 重生之後聽說徒弟們都暗戀我多年 山溝書畫家 南梁舊事

最後,他們想到了水管連線時的那種螺紋口,便想到了弄一種螺絲釘來固定這馬蹄鐵,以這個時期的水平,製作小巧的螺絲釘還真不是那麼好弄的,不過,這個技術難關兩天時間裡就被冶煉作坊的人攻破了,用厚實的鋼夾口車絞小鐵條,得到螺絲釘的速度比手工雕琢快的多。

只是這種由螺絲釘上去的馬蹄鐵損壞之後很難卸下來,只能在下面加多一層新鐵來固定,這在冶煉作坊的人看來還有些不完美,不過,這樣固定了鐵片的馬掌避免了馬蹄角質直接與地面磨擦造成損傷,應該能大大的減少馬掌磨損對戰馬帶來的傷害減員。

類似於馬蹄鐵這樣的發明在幸福村的工坊裡其實不算什麼,馬賽在給李靖的戰馬釘馬蹄鐵的時候,有工匠將一個新式的馬鞍抱了過來,這幅鞍上有一個鐵質的大鈎。

“這個大鈎是起什麼作用的?”

“李將軍,此鈎名曰得勝鈎,是用來掛兵器的,如此,行軍的時候,騎兵就不需要分出一隻手來拿兵器了,控馬會更加平穩,快速。而戰鬥的時候,用騎槍沖完陣之後,可以快速將騎槍掛於此鈎之上,改用近身劈砍更高效的馬刀殺敵。”

李靖聞言,眼睛有些亮了,忙讓屬下士兵取了兵器來,翻身上了這裝有馬蹄鐵和新式馬鞍的戰馬背上。

裝了馬蹄鐵的戰馬在幸福村的水泥路上跑起來有一陣金鐵之聲,馬背上的李靖不停的將騎槍和馬刀轉換,發現很是方便,頓時面露喜色,沿著環村的水泥大路跑了一圈,李靖便翻身下馬道,“陛下,有了這些設計在,我大唐騎兵的戰力至少能提升兩三成。”

聞言,李世民大喜,他知道李靖向來不會把話說滿,他說兩三成,那便妥妥的有三四成,馬蹄鐵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保護了馬蹄,要知道,古代的戰馬都是要經過很長時間訓練,才能達到讓騎兵操控自如的程度的。

然而,由於馬蹄磨損過快,會讓戰馬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這就會大大的增加戰馬訓練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要知道,馬的壽命是很長的,只要不出現傷病,騎乘幾十年都不成問題,大唐的戰馬一旦安裝上了馬蹄鐵,每年在訓練新戰馬的投入上就能省下很大一筆錢,而老馬慣于軍伍,比較適應戰場,大批次的裝備訓練成熟的老馬,對於騎兵變陣沖鋒的靈動性有很大幫助,騎兵數量的增加也會快很多,這個時代的國強國弱,往往就在這些點上,軍隊機動能力足夠,具備遠徵能力的,才算是強國。

李靖建議給幸福村的冶煉工匠們重賞,窮的叮當響的李世民大袖一揮,就賞了所有參與製作馬蹄鐵和新式馬鞍的工匠十貫錢,收到賞賜的馬賽等人並沒有多開心,因為他們已經很有錢了,十貫錢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麼,卻是有些煩李世民這幾天老是過來打擾他們的工作。

“陛下,咱們幸福村作坊的工匠比朝廷工部,將作監的工匠並不高明多少,這些東西他們其實也能造,可是為什麼他們沒有造出來,而我們能造出來了呢?因為,我們善於動腦,善於思考,村長曾經說過,一切文明的進步,源於思考,您只需要讓朝廷的工匠們開動腦筋,他們也一定能像我們一樣,創造更多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東西出來的。那個,馬蹄鐵和新式馬鞍,以及這鑌鐵戰刀,您可以交由朝廷的將作監大量製造,草民這裡接下來要研究的合金技術非常複雜,就恕不奉陪了。”

李世民聞言啞然,李靖也是一樣,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說話這麼牛氣的工匠,他眼前的這位,可是大唐的皇帝,他居然敢下逐客令。

不過很快,李世民就從冶煉作坊走了出來,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要知道,唐初武風盛行,可沒有像宋明時期那樣獨尊儒術,透過馬賽的一席話,李世民已經在考慮工人地位的問題了,他現在受世家大族肘制,是因為世家大族壟斷了知識,壟斷了讀書人,可大唐真的需要哪些被他們壟斷的知識嗎?

未必,能夠讓大唐百姓吃飽穿暖,能夠讓大唐軍力強橫,生産效率提高的知識或許還更加重要,自己為何不大量起用懂這些知識的人為官,來打破世家對朝政的把持呢?

有這個想法,李世民要考慮的就是做到這個想法需要怎麼做了,蕭瑀曾經說過,士人對任何其它階級的人為官都會持反對態度,轉變士人的看法,是關鍵。

經過許久的思考之後,李世民對大唐還未恢複的科舉制度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或許是受到了幸福村氛圍的影響,他開始更加的喜歡動腦琢磨如何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想要轉變士人對其它階級的歧視太不容易了,那為何不開闢出一條讓普通人成為士人的通道?

科舉制度應該改一改,應該分門別科,任何一科,有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就可以透過不同的專業考核,獲得士人身份,當然,儒學子弟得給他們一些特權,大不了把核心議政的幾個宰相位置專門留給他們,而考工科入仕的人,只能做工部一系的官員。

這個想法一萌生之後,就在李世民的腦海裡一發不可收拾,歷史上,就是李世民就是完善科舉的鼻祖,他將科舉分為秀才,明經,俊士,秀士,明法,明字,明算,明醫等五十多個科目,但由於很多科目不為重視,後來逐漸廢除,不過,現在卻不一樣了,想通的了專業人才要用在專業事情上這一點的李世民,一定會把自己構想出來的制度堅定的執行下去。

他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製造工藝的儒生去管工部,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刑名律法的儒生去管刑部,當然,還有更多像幸福村搞出來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懂得這些方面專業知識的人為官,才能真正管理的過來。

所以,這一天,他找了幾位肱骨大臣來商議了老半天,集思廣益之後,一套更加完整齊備的科舉制度逐漸成形,當然,目前這套制度只是在考慮設計方面,真正在全國執行,還得他等解決了內憂外患,讓國家安定下來再說,他從來不是一個急躁的人,謀定而後動才是他經營出貞觀盛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頂流小姑姑她三歲半 暗夜行涯 去你的渣攻弱受[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