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韋叔諧拿到海鹽製作方法時激動的表情,孫享福就知道他的節操是多麼的容易碎裂了。
“韋大人,這制鹽之所,必須得安排在海外的島上,而且,製作出來的鹽,絕對不可以對外售賣,只能用於醃製鹹魚,一旦被陛下或朝廷發現了,這個罪名可就大了。”
孫享福享福既然敢把這樁掉腦袋的買賣交出去,自然是有些防備手段的,海鹽製作出來,只能醃製鹹魚,鹹魚醃製出來,只向揚州的醬料作坊售賣,名義上,揚州的豆醬作坊是並不知道制鹽這回事的,他們只是出錢購買鹹魚。
“老夫曉得,過幾日,老夫便召那申屠勇過來安排此事,正明無需出面……”
又和韋叔諧聊了一些沒營養的話,孫享福便從他房中退了出來,此刻已經明月當空,倒是不方便走夜路回白雲湖了,便想去自己之前在馮府的住處休息,卻被早就等在門外的馮府管家叫到了馮盎的書房。
“不知越公喚在下前來有何事吩咐?”見了禮,孫享福便在馮盎的書案對面跪坐道。
“看看吧!這些都是,不知道正明以為,老夫該如何處之?”
堆成小山一般的信件,孫享福目測最少有幾十封,便隨意取了其中一封開啟來看。
內容很簡單,詢問畝産八石谷此事真偽,要嶺南的土地。
而且,孫享福接二連三的拆開了好幾封信之後,內容大多如此。
“看來,這嶺南煙瘴之地,要成為寶地了喲。”
見內容大致相當,孫享福就沒有繼續看下去的意思了,和韋叔諧一樣,很多人看到了利益,就忘記了節操,馮盎早年在隋朝做了很多年官,身為嶺南大族,與江南,甚至淮南地區的一些大族也有些交往,以前,馮盎可是向他們兜售了嶺南出産的蔗糖的,現在,畝産八石谷的訊息被朝廷放出來了,那些人就像見了血的蚊子,紛紛撲了過來,各種討還人情,攀附交情的都有。
“知道老夫當初為何降唐嗎?”看到孫享福打趣的樣子,馮盎面有正色道。
“在下智短,不知也。”孫享福這類植物研究生,對歷史的興趣向來不大,如實道。
“隋末群雄並起,老夫在嶺南偏安一隅,靜觀諸路起義軍爭鬥,可以說,不管任何人得了天下,老夫得個南越王的爵位都不難,然而,老夫卻最終選擇了並不算強的李唐,甘願做一個國公。”
“為何?”
“因為其它各路反隋之人,都只是想爭權奪利,成為另一個能夠剝削天下百姓的權利掌控者,而李唐不同,他們即便在弱小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行仁政,修律法,他們是真正的想挽救天下蒼生,老夫的嶺南之地不足以進取天下,唯有順應這樣的仁義之師,才能得以善終。”
“然也!”
孫享福聽了馮盎的話,總算知道當時弱小的唐朝為何會越打越強,令各路英雄來投了,天下像馮盎這樣的有識之士不少,他們才是真正有才幹的人,當一群這樣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人聚首之後,何人能與之為敵?
“然而,如今老夫得償所願,富貴之極,卻唯一願,此生難遂也。”
“何願?”
“使嶺南之民,如漢人一般歸於王化,不再過茹毛飲血的日子。”
馮盎的話雖然簡短,但僅僅只是簡短的一句話,便讓他的形象在孫享福的心中瞬間高大了許多,難怪歷史上李世民給了馮盎那麼高的待遇,因為他這個人,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