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讀書麼,所以,微臣這段時間除了種田之外,也沒閑著,看了不少書,尤其是漢史,其中有一點微臣很不解,就是漢武帝為什麼不惜代價的攻打交趾蠻荒之地,一時想不通就記在了心裡。最近臣在望江樓聽到一個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種水稻,穗長谷多且耐旱,一年可産幾季,交趾的人們根本無需種地,田地裡的糧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這才明白,原來漢武帝打交趾,是為了糧食。”孫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說,你去年的時候就叫藍田縣的老船工楊順水開始造船了,那個時候你都還沒當官呢!讀的那門子書,竟敢謊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個時候造船當然是為了捕魚啊!當時想著渭河的魚比村前小河的魚多,是因為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還大無數倍,裡面的魚肯定比渭河的魚多無數倍,所以……”
李世民聞言險些繃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會想,在海上捕魚可不是易事,一個不慎,連人帶船都會被風浪捲走,你這麼怕死,敢下海麼?”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著派幾個捕撈手去幹就成,不過現在敢了,陛下,漢武帝打交趾,是為了糧食,交趾有一種生長週期很短,兩個來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將其引進到大唐。”
聞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著孫享福道,“端的是無學,即看了漢史,知道漢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為何想不到,那些糧食只有在氣候常年溫暖的交趾才長的好,若是引進中原有用,漢武帝又何須勞師動眾,耗費大量兵力在一處蠻荒之地。”
“陛下,其實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氣候溫暖的地方,比如嶺南,崖州。”孫享福提醒道。
以漢朝的水利情況,北方能有多少水澆地才怪,當時嶺南被稱之為南蠻之地,由越王實際掌管,就是江南地區,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人口稀少,是經歷了後來三國東吳政權不斷的對少數民族的清剿和數十年的漢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穩定下來,成為漢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漢武帝時期,就算引進了占城稻,也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因為那時國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這種水稻對他來說有些雞肋。
可現在,好吧!孫享福一提到嶺南,李世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以前還真沒覺得嶺南有這麼重要。
“嶺南之地或有叛亂,你可還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開口道。
“呃,臣連大海都不怕,何懼區區叛亂,而且,陛下不是說了麼,或許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亂。”孫享福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道。
他很篤定嶺南不會發生大的叛亂,因為後世的影視劇基本沒有提起過,即便是真的有叛亂,他難道不會避開?
就目前的造船水平,他不認為海上會有比自己設計製造的這艘五杆水輪船跑的還快的船,要知道,五杆帆船即便是在近現代,也是了不得的海上航行工具。
“倒是難得從你小子身上看到氣節這兩個字,既然你要出海,那便順路幫朕去嶺南打個前站。”
好吧!孫享福確定李世民的心思仍然沒有在占城稻上面,他認為前漢都否決了,必定是此物有什麼缺陷,古代讀書人嘛!最喜歡以史為鑒了。
“陛下請吩咐,只要微臣這小胳膊小腿應付的過來,必然死而後已。”孫享福有些無奈的道。
“幫朕送些財錦和新式的農具去嶺南,看看馮盎會有什麼反應。”
工部現有新式農具主要是曲轅犁,水車,這兩樣東西還是孫享福設計的呢!不過嶺南多山,蠻民好打獵,耕種技術比漢人還不如,這兩樣東西倒是他們稀缺的。
“呃,原來是送禮啊!這個微臣在行,依臣之見,至尊皮貨的産品,皇庭傢俬的産品,其實都可以給馮酋長送一些……”
“你小子住嘴,朕這是賞賜。”李世民聞言又起了真火,打斷孫享福道。
他堂堂一個皇帝,何時需要給臣屬送禮討好了,面子問題,必須不能讓步。
“哦對,是賞賜,如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存貨不少,生産還在日益擴大,陛下應該多多賞賜給大臣們一些才是。”孫享福聞言,不好意思的換了個笑臉道。
“無有功勞,朕為何要平白賞賜大臣們?”李世民看到孫享福這副嘴臉,就知道裡面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