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帝信奉佛道等各種教門,這是天下人都盡知的事情,雖然在幾年前的佛道辯論中,天師教的人敗給了佛門中人,大元國師的位置給了烏斯藏的大喇嘛八思巴。但道教依然是受到信重的,所謂一官二吏三僧四道,道士都能排到第四位。
皇帝在前兩年還加封了三清祖師,並宣召龍虎山的天師入宮講道,足見榮寵。
這公井鎮朝天觀的金玄大法師仙風道骨、道義高妙,並且擅長煉製丹藥,懸壺濟世,故而深受遠近商民的敬仰愛戴。人們不可能遠隔千里去求證金玄法師是否真的是龍虎山的傳人,當然,基本上更願意相信他是真的。隨著金玄法師的名號越來越大,小小的朝天觀香火日盛,公井鎮的鹽工、井戶們,不論貧富都信奉起天師,甚至川東行院的大官都聞訊而來求神問卦。
李世遙一身商人打扮,帶著幾個隨從進了朝天觀,往那功德箱裡投了兩錠寶鈔,馬上就有道童眉開眼笑的奉茶接待。
“小師傅,鄙人是大理來的客商,求見尊師金玄道長!”既已拿錢買路,李世遙便好開口說明來意。
“只恐要讓施主失望了,家師清修,尋常不見外客的,連川東行院的樞密老爺來了也未必破例的呢!”那小道童彬彬有禮,卻又有著拒人於外的疏離,顯然是慣於做迎來送往之事的。
“那怎樣才能見到道長呢?”
“這個還得看緣分。”
“緣分?”
“客人可以寫兩句話在這紙箋之上,若是有緣,家師自會有請!”
李世遙看看這道觀前殿人來人往,香客眾多,有不少人都在紙上寫了幾句話投到一個大甕之中。
也罷,那就按規矩來,李世遙拿起紙筆,抬手寫到“本錢才三百,負販三千里,求三萬之利。”
落款是大理商人李達。
這沒頭沒尾的三句話像是一個商人要求財,但表述頗為奇怪。那道童看罷,並不投入大甕中與尋常的紙條混在一起,而是直接送往內院去了。
想必自己是得益於那兩錠寶鈔,才有道童接待,得以優先求見吧。
“施主,家師有請!”
李世遙知道里面的人看了他寫的話必然會接見,果然,道童去了不久便回來相邀。
曲徑通幽,李世遙跟著道童走進後院的一處精舍,一位衣袂飄然的中年道士站在門前,想必就是金玄道長了。
將道童打發遠了,精舍門一閉,確認遠近無人,“金玄道長”一把握住李世遙的手。
“快坐,總算等到本部來的人了!”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