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十一指揮……”
實際上,百花洲上這些殘存的兵馬來自好幾支部隊,最主要的是侍衛親軍左衛第一旅的三個營,也就是祝英芝的本部。另外還有南面幾個師指揮)的後繼人馬,當時一部分衝的比較快的突入甕城混戰,隨著左衛第一旅殺了進來。還有最特殊的一部分是臨陣投誠的元軍前營總把諸葛仕的人馬,上島的也有八九十人。
七七八八加起來,還能作戰計程車卒尚有三百二十餘人,這裡面祝英芝的軍職最高,是不容置疑的領導,下面還有幾個營將級別的軍官,再就是諸葛仕這樣的外軍首領。祝英芝抓緊時間攏了攏,按照中興軍的既有定規分派隊伍,迅速明確上下秩序,分頭堅守三個小島。
百花洲的三個小島分佈在湖面的南北中三個方位,互相以棧道相連,南北兩島距離岸邊足有百餘丈,可望不可即,中間的小島則剛好靠近西側的一處突出部,離岸只有四五十丈,所以也就成了元軍進攻的重點。
元軍至少發動了十幾次進攻,但由於寬闊的湖面阻礙,一直徒勞無功。
元軍鎮撫孔遵被李恆嚴令,必須在一天之內打下東湖百花洲,消滅這股竄入城中的漏網之魚。
“天亮前拿不下東湖提頭來見!”
孔遵是李恆的心腹愛將,所謂提頭來見當然是說說,要不然甕城裡漏進那麼多人,就防守不力之罪,早就可以將他斬首了。
且不說上面的嚴令,孔遵作為副都元帥手下最得力的將領,竟連著幾百號殘兵都幹不掉,豈不是奇恥大辱。
以不拿下東湖誓不罷休的架勢,這小小的內湖周邊已經團團圍了四五千人。哪怕到了夜裡,孔遵還在連軸轉的準備進攻,紮好百餘副木筏,於凌晨時分向百花洲再次發動了突襲。
祝英芝親自鎮守離岸最近最危險的中心主島,元軍的木筏主要也是往這個方向而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警惕的哨兵很快覺察到了水面上的異動,吹響了哨子。
元軍的偷襲乾脆變成了明攻,上百架木筏裝載了千餘士兵佈滿了三座小島周圍的湖面。
飛蝗一般的箭矢嗖嗖的往島上激『射』,島上的守兵卻隱蔽不動,因為祝英芝手下遠端兵器太少了,三百多人只有三四十張弓弩,箭矢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沒辦法只能等著敵人上島近身肉搏。
主島西邊,面向湖畔的方向是敵人最為密集之處,幾十個筏子扎堆往島嶼划來,黑夜裡都能看出筏子上隱隱綽綽的人頭攢動。
“媽拉個巴子!幹他孃的!”火器營營將蘇振吉罵了一句,他手下還有幾十個銃兵,但在緊張的突圍過程中大部分人都丟了器械,或者少了火銃,或者少了銃架,或者少了彈『藥』包,又或者少了通條、引線,歸攏起來拼拼湊湊只有十五杆可用的火銃和一百多發定裝火『藥』,彈丸倒是還有很多,但火銃和火『藥』嚴重不足。祝英芝將這僅有的一點火器當做殺手鐧,不到緊要關頭不用。
而現在這密密麻麻涌上來的敵人正是時候了,祝英芝用力吹了一聲哨,五杆火銃立即點火發『射』,轟然巨響中,熾熱的鉛丸帶著巨大的衝擊力往最密集的人群迸『射』而去。
敵人離的很近,只有十幾尺,人頭扎得又緊,銃彈翻滾著穿透血肉,甚至可以連續殺傷好幾個人。
黑夜裡一片驚慌的嘶喊,划著木筏的元兵『亂』了手腳,團團轉著互相碰撞,撲通撲通不斷有落水者。
『亂』糟糟的筏子剛一接岸,埋伏著的中興軍槍兵立刻用長槍一頓猛刺,又是鬼哭狼嚎的慘叫和撲通撲通的落水聲。
前面一團混『亂』的同時,後面的筏子在軍官的嚴厲監督下繼續往前。
而後島上又響起砰砰砰的幾聲銃響,接著是同樣的慘叫聲和落水聲……
這幾聲關鍵時刻的火銃響大大振奮了士氣,元軍則瞬間膽落,哪怕有三倍的兵力優勢還是被打的落花流水。
這幾聲銃響更重要意義還在於向城外的大軍傳送了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有英勇的同袍已經深深的扎進敵人的心腹當中了!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