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管收錢,至於錢從何來是不會管的,這些事正應該阿合馬來發愁的。
其實辦法不是沒有,只要皇帝首肯。
如果要問賣什麼來錢最快,阿合馬會告訴你,當然是賣官咯!
要問大都城裡什麼人最多,阿合馬也會告訴你,當然是當官的咯!
聖朝“仁德懷遠”,征服了天底下那麼多國家,尤其南宋那麼多軟骨頭,一個個都伸著腦袋想要做新朝的官。
阿合馬奏明皇帝,以籌措軍資的名義,就地開衙賣官。文官四十二階、武官三十四階,全都明碼標價。像文職中最低階的將仕佐郎、登仕佐郎只要五百兩,武職中的進義副尉、保義副尉也是同價,每升一級外加三百兩。升到武節將軍或奉議大夫不超過五千兩,鎮國上將軍或光祿大夫也不到八千兩。
看來元廷封給張鏑的那些官全都加起來也就一兩萬兩可以搞定了,打個包說不定還能優惠呢。
五百兩就能當官,五千兩可以當大官,一萬兩就差不多位極人臣,這麼價廉物美的東西誰不心動。
當然這都是虛職,沒有俸祿也沒有實權,就算封你個開府儀同三司、龍虎衛上將軍也只是嘴巴上叫著好聽而已。
不過那些人傻又錢多的南人偏偏就吃這一套,一個個千方百計的跑官要官,正是最佳的潛在客戶。“聖朝”官職本來就多,丞相之類的就能一下封十幾個,再多也不嫌多了。
五百萬,不到半月集齊,阿合馬甚至還能從中賺一道。
生意興隆呀!
賣官得錢何所營?
趕緊送去楊村驛!
出使宋營的仍舊是右丞張惠,他還帶上了皇帝冊封張鏑為順義伯的敕書。
順義伯,莫非爵位也不值錢了?
誰會關心什麼詔書?誰會關心什麼爵位?大家只關心那五百萬。
收錢,撤兵,張鏑還是很守信用的。
來時兩萬兵,去時少了五六千,三百多大船卻一艘未少,滿載了十幾萬石糧,五百萬兩銀,還有數以萬計的俘虜。
兩三萬元軍在同樞密忽辛的率領下小心翼翼的在楊村驛外圍探視,遠遠的看著運河上忙忙碌碌的場景,連屁也沒敢放一個。
隔了好久,中興軍撤光了,元軍得以踏進楊村驛的城圍。三個月了,太不容易,終於進來了,只不過是拿錢買進來的,真不知元軍該作何感想。
很快到了九月初,海風快要轉向了。中興軍千帆競發,數日後便繞過山東成山角繼續南行。
請支援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故宋帆影書友群正版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