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樞走了,這個追隨幾十年的潛邸舊臣走了。哪怕是跟了多年的老狗,總也會有點感情。
當然,漢人總是很多的,走了一個姚樞,又會有千千萬萬的漢臣來。
比如留夢炎,比如葉李。
留夢炎雖然恭順但並不怎麼討喜,葉李年輕而有才華,是值得用的。或許兩個人加起來就能頂的上一個姚樞吧。
前兩天葉李回來覆命,泉州的那個人並不接受他的好意。
漢人臣子們總是勸他寬仁少殺,但也總有那麼些漢人冥頑不靈,寬仁解決不了問題。像文天祥、張世傑、陳文龍,還有那個張鏑,如果他們都願意歸降於大元,皇帝當然願意寬仁,也願意給他們充分的待遇,但既然他們選擇頑抗,那就只能用更嚴酷更有效的辦法。
“宣阿合馬來!”
與那些聽話的儒臣比起來,要論做事的成效,皇帝現在更願意這位回回人阿合馬。
阿合馬知道皇帝召見他的目的,自從招降泉州的葉李無功而返,皇帝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戰爭的準備上。
原定的半年時間已過了一半,但預備南征的舟船與火器還遠遠不夠,如果進度再不上來,恐怕免不了要受皇帝的問責。
“陛下,沿海蒐集的船隻已有六百餘艘,眼下水面都已開凍,剩下的舟船也能很快建成啟用了。”阿合馬知道皇帝的脾氣,必須要提供一點看得到的進度,所以一進宮就跪奏船隻徵調的情況。
“那麼火器呢?銃炮造的怎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火器正在加緊打造,九拔都那裡已經傳來訊息,從泉州得到了五支長銃,到時即可依樣仿製,至於火炮,遇到了一點阻礙,不過眼下也有了眉目……”
九拔都即是忽必烈信重的蒙古漢軍萬戶、現任江東宣慰使張弘範。此人是北方最大的世侯之一,也是蒙元三大漢人武裝之一的易州張氏張柔的第九子。張弘範身長七尺、儀表出眾,既工於詩文,又嫻於武略,與董文炳一樣,是元廷中第二代漢人世侯的傑出代表。忽必烈對其極為親信重用,有直接向皇帝專報奏事的權力。
從阿合馬的彙報中可知,九拔都張弘範已經在泉州得到了五支火銃,並在獲取火炮方面也有了進展。
忽必烈手下並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情報特務機構,不過他有自己行之有效的途徑與方法,那就是薛怯。
薛怯名義上是皇帝的禁衛軍,一般都是蒙古人充當,不過也有少量的『色』目人與漢人。比如張弘範與其八兄張宏略就是薛怯當中的一員。他們地位尊隆、前程遠大,一個普通的薛怯成員就抵得上一個千戶官。作為皇帝近衛,他們不僅僅宿衛宮禁,經常也會派往地方任職,除了鍛鍊親信人才,更有監控地方,隨時通問情報訊息的功能。畢竟這個帝國太大了,皇帝必須用大量自己親信的人來協助他加強統治。
“九拔都做的事,朕可以放心,今後火器方面的訊息全轉與你處理。”
“臣領命!”
請支援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群,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故宋帆影書友群正版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