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故宋帆影 > 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

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自新城是流求絕對的中心,因為最早開拓的先發優勢,淡水河港和雞籠港海陸運輸的便利『性』,加之盆地良好的農業條件,綜合因素助推其快速發展。如今城內已有數萬百姓,城外則是連綿數十里的廣袤良田。

從自新城向南七百里,就到了臺員,這是新崛起的大城,此地地勢平坦,農業逐漸成熟。且與澎湖毗鄰,距離泉州最近,很方便與中原等地的貿易,更兼具幾百裡海岸線上最佳的港口位置之一,綜合條件絕佳,差不多已發展成為南部流求的中心。

自新城與臺員城作為南北兩個中心,聯絡卻不太便捷,中間被連綿的蠻荒之地和大量的番人部落所阻隔。還只能靠船隻互通有無,船隻畢竟受天氣影響太大,有個緩急之事還容易耽誤了。如若不能在陸路上聯結在一起,那麼流求各地的各個據點就還是互相孤立的,顯然就不可能說是真正掌握了這個島嶼。必須有一條主幹道路連線南北兩個中心大城,將點連成線,線擴為面,最終才能真正牢固的控制整個流求。

修築南北大通道的計劃早就在工部的議事日程中,為此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勘察設計,已經可以著手施工了。只是此前中興社的重心放在了農田水利的建設上,為避免耽誤了農時,並不適合大規模的徵召勞役。為此就在移民計劃中新加了指標,招募築路營五個,共五千之數,楊毅就是其中之一。

自新城外,楊毅與姑父一家揮手告別,戀戀不捨,尤其是小表妹眼淚汪汪的將他送出了好遠,千叮嚀萬囑咐要保重身體。

“不就是修路嘛,不會比種田更累的,寬心吧!”楊毅擠出點笑容,安慰過表妹,假作豁達的跟上隊伍大踏步走了。

“呶,小兄弟,你爹孃啊,還有你妹?”

“不是,姑父和姑母,小翠妹妹。”楊毅在船上時的臨鋪,那個黑大個,原來也進了築路營,似乎有些羨慕的看楊毅與家人道別。

“可真好!”也不知道說的是哪個好,這黑大個『露』出點無他外形不太相稱的惆悵之『色』。

楊毅也是惆悵的吧,畢竟這是陌生的地方,還有陌生的前方,不過他相信日子總是越來越好的,修完路不就和家人團聚了嘛。

“我叫車力山,你可以叫我力哥。”

“好的,力哥!”

素昧平生就這麼直接的自稱為哥。楊毅覺得這黑大個車力山還是挺有趣的,外形粗魯、『性』格直率,卻並不討人厭。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路過了好幾個堡寨,眼見人煙漸漸的稀少了。

隊伍在工部的幾位管事帶領下一直往前走,曉行夜宿,沿途都有勘探測量留下的標記,一根根帶數字的木樁。

楊毅所在的這一批屬於最早招募的築路人員,總數二百來人,承擔的是最繁重的基礎『性』勞動,需要在勘探好的線路上劈山伐木,為後面的工程先開闢出一條基本的通道,所以被稱作開路隊。

此項工作十分的繁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所以全都要選壯勞力參加。流求東部地形倒不復雜,總體是平的,不過越往南就越荒蕪,雜草灌木幾乎蓋過了頭頂,真不知道勘探的人是怎麼克服的。還有不時遇見的泥潭沼澤,不留神就要陷下去,更討厭的是每隔幾里路總會遇見一條湍急的溪流,需要砍伐樹木搭建簡易的木橋,以方便後面的隊伍透過。

另外,開路隊還要每隔十幾二十裡建一箇中繼站,後方的糧食補給和工具輜重將源源不斷的送到各個中繼站,作為工程持續進展的保障。開路隊每前進一程,後續的施工隊伍馬上就跟上,以中繼站為界,分段施工。

一路上,開路隊也經常遇見番人的部落,不過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有些番人還會試圖前來做點小生意,看看能否交換點什麼。楊毅聽隊長說,這些都是生活在平原上的平埔番,不兇的,而且與咱漢人交流的多,是為熟番,一般不會出問題,但再遠些碰到不講道理的生番就要小心了。

疲憊的勞動間隙,開路隊的人們會開點玩笑,以消解身體的疲乏。隊長就“警告”大夥兒,不要一個人去『尿』『尿』,省的被生番瞧見了抓去做女婿。假如沒被抓去呢,就說明那玩意兒太小。

兩百多個糙漢子們聚在一塊當然不可能有更加文雅的話題,比如那黑大個就特別關心生番中的女人穿不穿衣服的問題。只有楊毅這樣心中有牽掛的,會更多的想起後方的家人,尤其是表妹小翠,想起她,感覺就有使不完的勁。

頭半個月還是順利的,約『摸』前進了兩百里,這一段與番人的往來多一些,總有貨郎貿易的小路或者獵人的獵道,比較好走些。

接下來,就到了真正的生番地界了。

最近的是為大甲族,這個番人族群很大,差不多有幾千人,分作十幾個寨子。番人很少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但卻對本族的領地範圍往往有比較明確的認識,過了大甲溪就是大甲人的傳統領地,他們對進入領地的生人有著天然的戒備,而且開路隊足有兩百多人,不能不引起他們的警惕。很快鄰近的番寨中就不停的有人前來窺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開路隊帶的通譯是北邊的幾個賽夏人,其實對大甲人的語言也是一知半解。他向見到的大甲族人大聲的解釋了中興社想要借路的請求,但不知是轉述的不到位還是語言上有分歧,那些大甲人似乎是帶著怒意走的。

“他們是中土來的漢人,有很多,據說是賽夏人的朋友。”一名年輕的大甲族人向他的頭人彙報了窺視的結果。

“賽夏人的朋友,不是我大甲人的朋友,警告他們快點離開,不管是賽夏人還是中土人都不能越過大甲溪!”頭人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

開路隊仍舊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正準備在大甲溪南岸建造一座新的中繼站。這時候那幾名窺視的大甲人去而復返,他們是受了頭人的指示前來下逐客令的。

“大甲人要我們走,不然就準備好見識他們的武勇!”

這話甚至不需要賽夏通譯的轉述,從大甲人氣勢洶洶的樣子就看得出。

“大甲人總是虛張聲勢!”這名參加過識字班的賽夏通譯甚至用了一個成語。

本來,開路隊中的賽夏通譯應該起到溝通協調的功能,但或許因為賽夏與大甲兩族長久以來的恩怨,這些通譯反而是添油加醋的鼓動起對立情緒。隊長也沒有意識到有什麼問題,正軍出身的人總有一種傲氣在裡面,自認為中興社是不可能吃虧的,兩百多個青壯根本不用怕誰,何況一路上經過不少番人村寨,也有不友好的,不都這麼過來了嗎?

在這樣的麻痺思想引領下,整個開路隊都有些疏忽大意。

然後,當晚就出事了。死了人。

夜裡有隊員出門小解,很長時間沒回來,卻並不是被番人抓去做女婿,凌晨同伴發現他的時候這人的腦袋已經丟了,一個無頭屍身倒在中繼站的附近……

感謝熱心的姜文老弟為本書建了書友群,歡迎志同道合的書友們加入,群聊號碼: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