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要徵發百姓建設一些浩大的工程,或者給皇帝造宮殿、修陵墓,或者是造長城、修運河。往往是勞民傷財,給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人民當然不滿,要抵抗,甚至多少王朝都因此衰敗而滅亡。
但老百姓們也都是知道好歹的,比如修宮殿、造陵寢、運花石綱都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窮奢極欲的個人享受,當然要反抗。但修水利、造農田是為了自身,為了發展生產,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無論如何都是應該支援的。
所以不需要強制徵發,各保甲一動員,人們便主動的加入到水利建設中來了。而且幾乎是老少齊上陣,男女共參與,上萬人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模範堰的工地上日夜都是一片火熱的施工場面。
張鏑對農田水利的事情很重視,賽夏區的模範堰作為開建的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當然要重點關注。開工不久後,他就抽空帶著總理署的人再次來到賽夏視察,這一次張鏑輕車簡從,並未事先通知鄭狗,而是徑直來到工地,看到了眾志成城的建設場景,感慨萬分,挽起袖子就下去挑石擔土,與眾百姓一同勞動了起來。賽夏第一保的百姓大多見過張鏑,很快就將他認了出來,於是“總理”、“總理”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鄭狗聞訊,滿頭大汗的跑了過來,匆忙搶過張鏑的擔子,有些始料不及、驚慌失措。張鏑卻大大的表揚了鄭狗,稱讚他“腳踏實地、敢為人先”。
鄭狗得了總理的表揚,心中一熱,當場拍胸脯保證,一定在下一年雨季之前建成模範堰,並喊出了“埋頭大幹一整年,要讓荒灘變良田”的響亮口號。
張鏑聽了非常高興,就在工地上即興做了講話,其中有“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流求的窮山惡水鬥其樂無窮”之語,講話的最後,張鏑表示要讓整個中興社都向賽夏區學習,學習他們改天換地、勇於鬥爭、大幹快上建設模範堰的精神,發出了“水利學賽夏”的重要號召。
張鏑的這次講話,尤其是“水利學賽夏”的號召即時被隨從人員記了下來,幾天之後就被禮部整理成了文章,編印出來幾百份,發往各區各保組織學習。
如今,禮部經過全民識字運動後,越發注重宣傳教育工作,專門組織了人手負責刻板編印各種宣傳檔案材料,並且已經加緊燒製活字字模,不久後便能實現活字印刷。
為此,禮部還模仿朝廷坻報,創辦了一份《中興公報》。每當中興社有重要的事件、重要決策,或者總理有什麼重要講話,禮部就第一時間編印出來,刊載在《中興公報》上,發給營正、保長以上事務官人手一份,同時作為各處識字班的最新教材。
這一期的《中興公報》在醒目位置刊發了總理署的頭條文章《水利學賽夏,荒灘變良田——又好又快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文章中有總理張鏑發起的大興水利的重要號召,在全社上下引起很大反響。吏部、戶部、工部等各部門以及地方各區、各保不約而同的發起了“賽夏水利精神”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接著,禮部又適時跟進,刊發了賽夏區區長鄭加官的署名文章《人定勝天——賽夏區模範堰建設的經驗體會》。文章先分析了建設水利工程的重大意義,也指出了工程面臨的巨大挑戰。然後表達了賽夏區人民在總理署的英明領導下,面對挑戰時發揮出來的巨大熱情與勇氣。最後鄭重表態,賽夏區人民堅決擁護總理的指示,要以戰天鬥地的精神,又好又快建設模範堰。
鄭加官是鄭狗給自己取的官名。實際上,鄭狗的識字水平勉強夠的上乙級,當然寫不出這樣的長篇大論,這篇署名文章自然是禮部的筆桿子們捉刀代筆的,只是需要賽夏區長鄭加官的名義,作為一個典型。
張鏑在這篇文章下做了親筆批示,號召各區長、各保長都要去賽夏區實地看一看,同吃住同勞動,體會一下那種熱火朝天的建設氛圍。
於是,前往賽夏區學習勞動的隊伍絡繹不絕,各地按照總理的號召,自帶乾糧被褥,紛紛加入模範堰建設的人群中。
鄭狗已經被曬得黝黑,人也瘦了幾斤,卻更顯得精神。現在他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批學習的隊伍。這些人都是響應號召前來學習實踐的,同時也是來支援工程建設的,他們將在工地上與賽夏區的人們一同吃住、一同勞動,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個月。
為了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鄭狗創造『性』的採取了“流動紅旗”的分組競爭形式。將外地前來學習實踐的人員和賽夏本地的青壯們組成不同的施工隊伍,齊頭並進,互相比拼速度和工程質量,紅旗『插』到哪裡工程就前進到哪裡,哪一支隊伍進度最快,紅旗就在哪一支隊伍前面。
從外地趕來學習實踐的隊伍中,多是區長、保長,至少是牌甲長,屬於有能力有威望的一群人,自然也不肯輕易服輸,幾天的工地實踐總要搶到一次紅旗才甘心。而賽夏區的青壯們則從來都是總理欽點的模範和先進,又怎麼肯將榮譽拱手讓人。於是,兩幫人你爭我搶,日夜比拼,鼓足了幹勁爭紅旗,工程進度也在這樣的拼爭搶創中迅速推進。
比照施工圖,工程竟然已經過半,模範堰的負責人、區長鄭狗高興的宣佈,按照目前進度,模範堰工程不僅可以保質保量的完成,而且可以至少提前三個月竣工!屆時,賽夏區將增加數萬畝良田!這是多麼鼓舞人心的訊息!想到未來糧食豐收、家家滿倉的情景就讓人萬分激動。古往今來,有幾個朝代能讓老百姓不餓肚子的?更別說能夠大米飯管飽了,這怎能不讓人嚮往呢!於是人們的幹勁更足了。
各地響應號召前來“水利學賽夏”勞動鍛鍊的區長、保長們回去以後,不僅僅將賽夏建造模範堰工程的經驗帶回去了,更是將賽夏區人自力更生、戰天鬥地改造環境的精神和力爭上游、拼搏競爭、絕不服輸的幹勁帶了回去。
以賽夏區模範堰為起點,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興水利運動在中興社上下迅速的拉開了大幕……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