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光在平定遼東後續事宜的花費都是在源源不斷的從大魏身上放血,兩場大戰下來整個大魏國的財政狀況是真的有些顯得捉襟見肘了。
從上到下真的是能掏的都被掏空了,不然也不會鬧出欠薪這等么蛾子出來了。
曹芳也只是習慣性的問一下而已並沒有懷疑幾人在奏摺之中所上報的事情。
“先前我大魏幾次於遼東用兵人吃馬嚼,雍涼二州尚才在大魏天軍兵峰之下驅逐賊寇,南面吳逆又要舉動,實在是,哎!!!”
哭窮這一手段基本上是每一個同財政權力沾點邊的官吏們都需要學會的技能之一了。
丁謐現在倒是真心且由衷的希望自己真的是在天子面前故意哭窮啊!
只可惜作為度支郎中的丁謐現在卻很清楚如今的大魏國庫是真的真的真的沒有多少積蓄了,整個大司農與度支尚書部都在眼巴巴的盯著即將到來的秋收填補空缺。
丁謐這一聲包含無數滄桑的嘆息幾乎讓周圍的極為度支侍中、郎中與兩位大司農中丞、大司農丞為之垂淚了。
眼前如此使人悲傷的的場景曹芳總覺的在哪裡看過一樣,怎麼看怎麼都感覺熟悉,轉念一想這才發覺現在面前的這些負責大魏財政的大臣們倒是與先前御府之中那些官吏宦官們的神情極為相似。
確切的認識到了大魏財政的緊迫曹芳也是有些嘆息的說道:“南方吳蜀二賊何其短視,何其短視矣!”
儘管曹芳也清楚,今日的大魏能夠陷入如此局面責任其實也並不能都甩鍋到南面的吳國、蜀國身上。
實際上就連延綿不絕的戰爭時期中難得的承平之日大魏財政情況也依舊是得過且過,並沒有因為諸葛亮的死或者是吳人暫時北伐而有好轉。
至於文帝、明帝時期積攢起來的錢財到底流向了何處,除了戰爭日常所需的開銷外,曹芳只需要抬頭望一望周圍這諾大的而且顯得非常新的尚書檯朝堂便知了。
永遠永遠不要小看了封建主義時代天子們修建宮室所需要的開銷,曹芳很久以前也曾經非常天真的認為不就是修幾個院子嗎?
能抵幾個錢,最多不過是多用點民夫罷了,直到他了解到當年漢武大帝修院子用的那些錢都夠打幾場漢匈大戰了這才幡然醒悟。
尚未建成就引得天下民怨沸騰的阿房宮可還埋在關中的土裡呢。
但曹芳還能夠怎麼辦,總不能把直接名義上的父親、大魏的明帝、群臣的先帝拉出來批判一下吧?
曹芳面臨的最好辦法還是讓這責任全都成為南邊吳蜀兩賊的就好了,責任全在吳蜀二賊!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