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曹氏宗室一事他們不想管,也管不了,但對於這位陛下想要念詩這個事情,他們可是極為感興趣的。
眾所周知的一件事,那就是自太祖初創以來大魏文風終於是一掃漢末之陰霾。
除了太祖初創外,這其中可少不了大魏前漢兩任天子的不懈努力和積極參加,魏文帝就不用說了。
重開太學,廣招太學博士、士子,本人又著《典論》亦作詩賦,可以說其文帝的諡號是完全合適的。
而其後的明帝也是繼續重視太學,亦有開崇文觀安置文學之士之舉,其本人也是對於詩賦歌舞什麼的非常感興趣。
今大魏第三代天子,年僅八歲的曹芳,這位小陛下居然說他要作詩,這可就不得不讓人另眼相看了。
被眾人這麼一凝視曹爽的汗又是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在用眼神詢問過對面又停下了的夏侯玄,得到了一個同意的答覆。
曹爽這才連忙向著曹芳說道:“陛下言重了,陛下既然有詩要贈與臣,臣自然是萬分感激的!”
雖說是萬分感激,但看看這位大將軍臉上那愁苦的面容就知道其真實的想法了。
不過,所謂之死道友不死貧道,相比於這位大將軍日後可見的悲慘遭遇,不少人巴不得曹芳做出什麼千古名篇曠世鉅作。
尤其是太極殿一個非常非常不起眼的角落之中,手裡拿著筆墨面前案桌上正擺放著一堆寫滿了文字的竹簡的老史官。
在這位老史官身後還有著歸於中書所管轄的幾位著作郎,這幾人現在的表情與動作倒是非常一致。
都是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抬起頭一動不動的看向了殿中被群臣環繞著的曹芳,手中的毛筆也是已經蓄勢待發了起來。
不說這些將要記錄下這件事,可能將要把這件事流傳千載的史官與著作郎們。
不出意外的話,明日的洛陽將會被接下來曹芳所作出的那詩給籠罩了,當然前提是這詩要能拿的出手。
對於自己接下來要念的這詩曹芳可是極其自信的,雖然本身的詞藻並不華麗,但經過後人修補。
加上所處的環境的特殊加成,莫說是流傳千載了,流傳個兩千年都沒什麼問題了。
畢竟這首詩前世也只是出現在了編撰出來的故事而已,就這樣其影響力都異常之恐怖了。
想著這詩將要給自己帶來的東西,何將要給予這位曹大將軍的麻煩。
曹芳也就開始了屬於他的專場,揮了揮手曹芳就開始數起了自己接下來的腳步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走了六步之後,故意麵朝曹爽,曹芳抬頭緩緩吟誦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