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太極殿中從曹芳口中說出來的最後那句相煎何太急依舊在眾人耳邊迴盪著。
在鴉雀無聲的大殿內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坐在偏僻角落中的老史官了。
在明帝設立了歸屬於中書省管轄的著作郎一職之前,這修史著史的職責都是由父父子子世代傳承的。
從自己餓死於洛陽的父親接過這修史重任,這位姓班老史官也算是見的多了,當初漢帝禪讓的時候,他就在場。
腦海中回想了一下剛才聽到的曹芳吟出來的那篇詩賦確定無誤。
感受到這位陛下的仁慈,就連這位見慣了風風雨雨的老史官都發自內心的讚歎了一聲。
沒辦法誰叫文帝的事情在前,這樣一襯托就更加顯得這位小陛下對於宗室的態度是有多麼不容易了。
感嘆完後,這位班老史官自是大筆一揮開始朝著那竹簡開始書寫起來了。
坐在偏僻角落之中的老史官輕輕感嘆聲自然是沒有逃過眾人的耳朵,尤其是在這麼安靜的條件下就更加顯得讓人在意了。
好似被這聲感嘆喚醒了一般,先是站在曹芳身後本來臉上還帶著幾分無奈之色的曹譽率先有所動作。
沒等曹爽等人做出回答,牽著身旁那依舊還在生悶氣的曹啟,這位宗室元老就這樣用著驚人的速度來到了曹芳身前。
剛才還有些力不從心的曹譽現在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立即就是拉著曹啟一同向著面前的曹芳俯下身子以額觸地。
速度之快就連對面的曹芳都來不及托住,被曹譽拉著的曹啟現在倒是異常的配合著自己這位還存活在世間的叔高祖父。
曹譽輕輕一拽,曹啟就順勢朝著曹芳那邊跪伏了下來,這位東海王世子只是性格壞了一點,可又不傻。
對於曹芳這一而再再而三出來維護自己的舉動,站在那兒的曹啟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再怎麼樣誰對他好,誰對他壞他還是能分的清的。
這邊的曹啟對於這位陛下心懷感激,好似在擔心晚一步事情就會出什麼差錯。
其身旁的曹譽在等到曹啟俯身後就繼續大聲說道:“陛下何其仁慈也,依老朽生平所見所謂虞舜之德也莫過陛下如此了吧!”
這位宗室元老的情感之懇切倒是叫人都有些感同身受之意了,
事實上為了曹氏諸侯所受到的嚴苛待遇這個問題,曹譽在擔任宗正的時候就不知道上書過幾次去勸諫了。
然而,就算是持之以恆的勸諫也並沒有起到什麼多大的作用,事實證明曹叡那一套滿嘴答應之後轉頭就忘的這一招是有著很明確的傳承的。
加上剛逝世不久的明帝登基後,在自己告老前最後一次上書之後,也只是放寬了些許限制。
見到在苦勸許久遲遲沒有見到事情有任何轉變,曹譽本來已經是心灰意冷了。
但沒想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位在登基之前沒有任何訊息的小陛下,態度居然會這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