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開啟電腦,正打算五排大亂斗的時候才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兄弟們,峽谷之巔伺服器……好像沒有大亂鬥這個模式啊?”
打量著模式選擇介面裡孤零零的排位賽單雙排字樣,胡奇彬哭笑不得道。
他們計劃得好好的,結果還真忘了最關鍵的一件事情。
平時訓練的時候,要麼是用王子修準備的【訓練模式】和ai對練,要麼就是大量的rank堆疊。
別說大亂鬥了,他們連匹配局都不打的!
以至於下意識地,忘記了這件事。
“你們在其他區有號嗎?”胡奇彬詢問。
金鑫:“我在電一有號,不過估計著得有一年多沒登入過了吧?”
其他幾人紛紛表示情況類似。
普通伺服器,基本都不怎麼打,賬號也好久不維護了。
雖說他們在電一之類的大伺服器都有號,但為了打場大亂鬥專門登入,又顯得太麻煩了些。
胡奇彬遺憾地嘆了口氣。
“算了,那還是老老實實打峽谷,維持手感吧。”
對職業選手來說,休息和放鬆這樣的字眼,實在是有點奢侈。
比賽一場接著一場,誰要是偷懶上幾天,很明顯地就會反映在實戰中。
甚至哪怕是世界賽結束後的休賽期,如果對成績有追求的話,都不能輕易休息。
每年世界賽結束後,都是整個遊戲版本大改,機制變動巨大的時候。
如果不去第一時間瞭解版本變動,那新的賽季很可能就會跟不上節奏。
若是單純為了在職業賽場上當混子,那情況倒是無所謂,但要是想出成績,那就時刻不能鬆懈。
……
王子修這頭,則在忙著查詢他關注的資訊。
賽後群訪的時候,有關亞運會的訊息,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返回俱樂部,他特意上網查了一下亞運會的電競專案規則。
內容還真不少。
不同於他原本所在的世界,這裡的亞運會中,電競專案已經不僅是“表演專案”,而被認可成為正式比賽專案之一。
四年一度的亞運會,本年度即將到來的比賽,已經是第三屆電競賽事。
先前兩屆比賽裡,選拔“國家隊”的成員和教練的方式,則是採用“由下至上”制度。
簡單來講。
最初階段的篩選,由代表著華國賽區的p官方組織投票。
上單、中單、打野、射手、輔助;
五個位置,按投票結果,從高到低,選擇前三名,進入“國家隊”海選大名單。
其中存在著一項特殊規則:
同俱樂部規避原則。
比如金鑫和胡奇彬同時處於上單和中單位置的人氣前三名,那麼兩人中只有一人能夠進入大名單。
換句話說,每個p的俱樂部最後只能有一名選手,獲得第二輪篩選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