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的恭王妃一路上極為忐忑,生怕蘇若會突然將她叫住,然後痛下殺手。
兒子立功後的得意心情,恭王妃不再有半分,她就是打死也想不到,走時還好好的,回來之後裴老太君和白荷長公主都倒臺了,太后娘娘成了盛京第一風光人。
裴老太君可是經歷了三朝的人物啊!白荷長公主更是先皇捧在手心的明珠,在命婦女眷心中,這二人就是頂頂上頭的人。
甚至是在去年,太后都要排在她們二人之下!如今卻也物是人非。
恭王妃的身份算什麼?出了皇宮的恭王妃甚至在想,如果自己沒有去殺虎口,她是不是也會同裴老太君一個下場。
為什麼她會覺得太后好欺負,那分明是個笑裡藏刀,陰險狡詐之輩!
從聽說賞花宴那事她就該知道的,對方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之前自己那麼得罪太后,太后會不會給兒子穿小鞋?肯定會的!太后記仇!
恭王妃的心境一整個來了個大反轉,當初有多得意,現在就有多苦澀。
出宮後她沒有坐馬車,而是徒步走在大街上,已然入了冬季,但她覺得體內的冷意比冬風更讓人發抖。
自見了太后,恭王妃就像是墜入冰窖一般,從頭冷到腳,唯有走在人聲鼎沸的街道中,方能感受到一絲的暖意,她不想回恭王府,只想在大街上四處走走。
路過廣閱樓,恭王妃聽到的是學子誇讚太后之言,來到東草巷,這裡破舊房屋被推翻,建造起了新房,此處以後會是孩童們免費讀書的地方,來往百姓極為期待,言語間盛讚太后和皇上。
再走到東區,原本破敗的道路整潔如新,有一名男子對地面極為好奇,他同行的人對他解釋地面來源,話語間充滿了對太后的推崇之意,說什麼明年就會有通到江南的大路。
……
……
恭王妃非常迷茫,她是做夢嗎?自己是不是死在了殺虎口,現在這些只是黃粱一夢?
否則眼前發生的一切怎麼會如此可怕,妖后成了人人歌德頌功的太后娘娘,不求上進的小皇帝成了百姓口中的未來明君,裴老太君和長公主倒臺……
恭王妃覺得世界荒謬極了。那麼攝政王呢?他現在如何?
這般想著的恭王妃,抬眼見看到攝政王走進前面的酒樓,她連忙追了上去。
淳于璟來酒樓是打包菜餚的,蘇若愛吃這家店的燒雞,昨晚睡前唸叨了幾句,今兒淳于璟便惦記著給蘇若帶過去。
這事兒其實吩咐給屬下去做就行,但關於蘇若的事情,淳于璟向來喜歡親力親為。
就好比買燒雞,其實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可淳于璟只要想到是給蘇若買,他就會覺得很好,就連等待燒雞的時間,心情都會格外輕快。
想到蘇若吃到燒雞時眯著眼睛的饞貓滿足模樣,他的心裡也會格外滿足。
這家酒樓一層是戲臺子茶樓,二樓是包廂,後頭院子是住宿的地方,在盛京內,這家酒樓靠著燒雞這一道菜站穩了腳,來聽戲的人,每桌子上必有一道燒雞。
跟著淳于璟進來的恭王妃來到了二樓,她看著攝政王進了包廂,原地站定幾息,深呼吸幾口氣後鼓起勇氣敲響了門。
聽見外頭的敲門聲,淳于璟以為是暮風回來了,他眼睛未睜,耳邊聽著樓下的戲曲,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面。
隨即眉頭皺起,緩緩睜開眼睛,腳步和呼吸聲都明顯不是暮風。
看清來人,淳于璟表情絲毫未變,目光默然地劃過恭王妃的臉頰,瞧著對方要哭不哭的模樣,眸底閃過厭煩。
見到恭王妃,淳于璟第一反應想的就是若若應該不會遷怒自己吧?之前若若可是誤會他和恭王妃有著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