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喃在一旁聽得暗歎,三百和三十,差距如此之大!
元崢更是聽得心驚膽戰,又問道:“您老人家在這兒呆多少年了?一直這樣嗎?”
“四十一個年頭了,以前也差不多。您吶,這些事兒也就聽聽算了,年年銷兵不銷籍,逃兵也不銷籍,還有這個員外那個大人家中子孫來掛編的,可不就滾雪球一樣滾起了三百。”
“這事兒沒人管嗎?”金豆忍不住問。
“管,怎麼沒人管?”驛丞苦笑,“管得可帶勁兒了。朝廷說冗員太多,下令裁兵,再按裁完的數發軍餉。打個比方吧,原本發三萬人的糧餉,朝廷扣住一半,只發一萬五。這下好了,肉少了,裁的本就是空額,下頭人哪兒肯啊,爭著喝湯,輪到咱們這裡,有點殘羹剩飯就不錯了!”
元崢聽明白了。
大梁採募兵制,徵召入伍的兵員皆由朝廷養活,長期下來,冗員沉重,以大梁之富庶也漸感吃力。
前年劉渭提出改制,裁撤冗員。
當時他林家軍也被命裁撤三成,被他強硬頂了回去。
邊塞本就吃緊,還要再裁,仗還怎麼打?
如今才知道,朝廷那麼多糧餉,養的不過是些蛀蟲。
而這一裁冗,朝廷成了最大的吃空餉財主。
元崢神情凝重,“濮陽其他禁衛也都這樣嗎?”
驛丞晃一晃腦袋,似對元崢問出這樣的問題感到好笑,“大人您隨便去個衛所點點人數就知道了。”
元崢心底一動,點人數,倒是個不錯的法子。
燕喃在一旁聽得心惶惶,若其他地方都和這濮陽一樣,三十人就能吃出三百的空餉來,大梁號稱百萬禁軍,不過是個空殼子而已!
所以在梁湛那一世,大梁在東遼面前脆弱得如此不堪一擊!
第二日一早,馬車隊又慢悠悠往開封啟程。
午時過後到了開封城東門外,只見門內一人騎著匹大馬,頂著日頭老遠就朝元崢等人跑來。
“師父!”
崔十一從馬上跳下來,跑到坐在車轅上的元崢面前。
要不是有馬車攔著,崔十一真得撲到元崢懷裡去。
金豆下馬湊過來哂笑,“哎哎,還有我呢?”
崔十一轉頭朝金豆一摟,“豆哥你咋又黑又壯了?”
金豆胸膛一挺,“你大師兄我本來就壯。”
元崢看他一身侍衛服,笑著道:“你這是偷跑出來的?”
“當然不是!”崔十一一揮手,得意洋洋道:“我是奉命來的,唐候知道你回來,特意讓我來接你回宮。”
元崢回開封,自然要先去樞密院覆命。
唐候這時候派崔十一來接他是什麼意思?
顯然不會是照顧崔十一和他感情深厚。
入城的關防前排起長隊,城衛另開啟通道,讓元崢等人透過。
元崢上了馬,與崔十一併肩而行。
經過城門時特意數了數,算上城樓上的崗哨,城門處共有二十四個城衛。
“唐候怎麼會讓你來接我?”元崢問崔十一。
喜歡將軍,你馬甲掉了請大家收藏:()將軍,你馬甲掉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