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闖地府、鬧龍宮,玉皇大帝正要發兵征討,是太白金星替孫悟空說情,建議封悟空為管理御馬的弼馬溫。
孫悟空二反天宮時,又是太白金星出面為招安使,封悟空為齊天大聖,管理蟠桃園。
後來,在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路上,太白金星也是多次暗中幫助師徒四人。
戰勝黃風怪,掃蕩獅駝洞,他都插過一腳。
《西遊記》原著中能贏得孫悟空敬重的人不多,或者說,少得可憐。
對於大權在握的玉帝,他呼之為玉帝老兒,更有說出“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和“'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變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亂,永不清平!”的話,揚言要讓玉帝把位置讓給自己坐。
對於太上老君,幾乎是回回拿他開涮,又是偷仙丹,又是打翻煉丹爐,後來太上老君的金銀童子和青牛精下凡,他也是上門去鬧過不少次;
而對於如來,也只是因為曾被鎮壓五指山下而畏他,卻並非是敬他,嘲笑如來是“妖怪的外甥”,當面和他對剛也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至於那些天宮的神仙,還有地上的土地、山神,他更是呼來喚去。
也只有觀音菩薩和太白金星能讓孫悟空敬重了。
孫悟空對於觀音菩薩的敬重是源於她對自己的幫助和指引,如果沒有觀音菩薩指點他,讓他成為取經人的徒弟,他可能還要被壓在五指山下。
而對太白金星的敬重,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太白金星高超的交際藝術和樸實的人格魅力。
看他的稱呼就知道:老天使、老星、李長庚、太白星,要麼是比較親近的,要麼就是尊敬的,卻沒有那種輕浮意味的。
太白金星作為天庭玉皇大帝御用的能勝任招安的“欽差大臣”,他的周旋能力無疑是非常出眾的。
孫悟空打劫四海龍王、欺負閻王,驚動了天庭。玉帝下令圍剿花果山,是太白金星立刻啟奏,建議招安孫悟空。
玉皇大帝宣眾文武仙卿,問曰:“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
玉帝道:“哪路神將下界收伏?”
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
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的這席啟奏無疑是很符合玉帝當時心理的。
一方面,玉帝不願意出兵爭鬥,畢竟出兵勞心勞力,而且以天庭這種“正規軍”,大張旗鼓地去對付下界的小妖怪,有點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顯得天庭以大欺小。
另一方面,面對東海龍王和閻王的告狀,他也想給手下出氣、做主,以免墮了自己的威名。
而太白金星的招安策略,卻恰好化解了他的兩難抉擇之境。
太白金星承認悟空是天地孕育,而既是“天生”,就應該招之為天庭所用——這使招安變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