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尾妖狼怒道:“你明明笑了!”
陸淵連忙住嘴,一本正經地道:“沒沒沒,你看錯了,我只是想起了高興的事情。”
禿尾妖狼疑惑道:“什麼高興的事情。”
哐!
一個黑影突然出現在它身後,一個大大的暴慄扣在它頭上,將它一下子貫進泥土中。
陸淵的臉色也跟著凝重起來。
隨著這黑影的出現,一道“真·虎背熊腰”的身影出現在他面前。
這是一個身高大概有兩米二三的巨漢,不過他的頭上頂著一顆碩大的虎頭,額前有著一個大大的“王”字,雙目中隱隱有電光閃過,看起來威嚴無比,讓人不由想起了一句經典的話語:王中王,火腿腸,一節更比六節......咳咳。
來者正是這雙叉嶺上盤踞的一頭虎妖,名為寅將軍。
原著中,這正是唐僧西行的第一難,也就是在這裡,他死掉了兩個隨從。
而有關於此處在原著中的各方面的描寫,也都是疑點重重。
原著中有這麼一段:
老叟道:“處士者是個野牛精,山君者是個熊羆精,寅將軍者是個老虎精。左右妖邪,盡都是山精樹鬼,怪獸蒼狼。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你跟我來,引你上路。“
而這個老叟說完之後,就騎上仙鶴飛走了,原來是太白金星親自前來。
因為唐僧“本性元明”,所以就不吃他?
還有這種說法?
要知道,在後面的西行路上,妖怪們可都是奔著吃唐僧肉來的——雖然到底也沒人能吃著,但這並不妨礙唐僧肉的名氣啊。
可現在卻有幾個妖怪,因為覺得唐僧本性元明,就放棄了這吃唐僧肉的機會,你說滑稽不滑稽。
恐怕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這幾個妖怪在要吃唐僧的時候,被太白金星趕走了。
至於那兩個隨從,本身就是可有可無的角色,死不死的和他沒有關係,他自然也犯不著去救他們。
第二種,這幾個妖怪就是太白金星派出來的,目的就是殺死跟隨在唐僧身邊的凡人。
從原著的角度看,這個可能性還蠻高。
不,或者說,其實無論是第一種可能,還是第二種,兩種的目的都只有一個:殺死唐僧身邊的凡人。
而這一點,在鷹愁澗的那一段劇情中可以得到證實。
在雙叉嶺這裡,唐僧的白馬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被吃掉,俺尋思,按原著說的五六十個妖怪,就這麼兩個人,怎麼夠分?
結果它們居然還把唐僧和馬都放走了。
更離譜的是,唐僧逃脫之後,行李還一樣不落,放在地上好好的。
前面明明說,他們是因為唐僧趕路太急,還沒天亮就出發,結果導致掉到了妖怪們挖的陷坑裡面。
那行李不應該也一起掉下去了麼?
感情這些妖怪都是斯文人,享用了一頓飯後還幫你收拾一下行李,收拾了也就算了,還特意給你送到附近來。
以工代賑?
不吃嗟來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