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顯然不是一個佛徒,並不知道佛教中的各種稱謂所代表了什麼。
他大概只是經常聽人家說:如來,佛,如來,佛......之類的,於是他就覺得,是有這麼一個佛,名字叫做“如來”。
而作為《西遊記》中西方佛教的領袖,如果只是如來佛的話,似乎又顯不出他的威武。
你看看人家,都是什麼:玉皇大帝啊、太上老君啊、王母娘娘啊。
靠,都是四個字,憑什麼這邊最強的才三個字?
那加個什麼好呢?
有了,就加“祖”吧!
你問為什麼?
你看看人家吳彥......咳咳,佛祖佛祖,萬佛之祖嘛,不是很高階大氣上當dang請念第四聲)次?
所以,才有了《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這麼個似是而非的奇怪稱呼。
其實類似這樣的常識性錯誤,在西遊記中還有不少。
比如,原著中有說唐僧出生時是貞觀十三年,原著當中說: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
講唐僧取經時,太宗對唐僧有過這麼一段話對話:太宗問:“遠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總記菩薩之言,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途中未曾記數。只知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嶺。遇林不小,遇水寬洪。還經幾座國王,俱有照驗印信。”
叫:“徒弟,將通關文牒取上來,對主公繳納。”
當時遞上。
太宗看了,乃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給。
太宗笑道:“久勞遠涉。今已貞觀二十七年矣。”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唐僧出生時貞觀十三年,通關文牒發放日期也是貞觀十三年,丫的唐僧剛落地就長這麼大了,而且還在當時被稱為“佛門千里駒”?
而且歷史上壓根就沒有貞觀二十七年!
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三年就已經駕崩了!
再過四年的話,那就是高宗李治在位了,國號也早就改成了“永徽”。
還有,《西遊記》原著第八十七回,說的是師徒四人來到了天竺國的鳳仙郡。
先不說為什麼這個印度的城池取了箇中式的名字吧。
原文中有那麼一段:
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為榜聘明師,招求大法事。慈因郡土寬弘,軍民殷實,連年亢旱,累歲幹荒,......須至榜者。”行者看罷,對眾官道:“郡侯上官何也?”眾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卻少。”八戒道:“哥哥不曾讀書,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
這裡面竟然出現了《百家姓》!
《百家姓》可是宋朝才出現的,雖然是北宋初年,但唐僧取經可是唐朝,難道唐僧取經取了好幾百年?
詭異吧?
其實也沒啥好詭異的。
畢竟這是小說而已,小說不就是靠各種扯麼?
不管它有多少不合理的地方、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只要你能把它扯出那麼點道理來,大家就會覺得:行,你字多,聽你的。
沒想到吧,我一扯就能扯出一堆來~
說這麼多,主要就想說明,會扯出如來佛祖的,也只有《西遊記》了。
喜歡我的分身是洪荒天道請大家收藏:()我的分身是洪荒天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