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大中小 竇宏朗還有甚好說的?竇向東的野心, 先前不曾向任何人提起。
只不過既是一家子,敏銳的人隱隱綽綽察覺了些許。
肖金桃覺出一星半點的時候, 便與兒子悄悄商議過。
只那時以為竇向東想借著亂世把竇家更上一層樓,沒料到他竟有爭霸天下之雄心。
今夜的坦誠相告,讓竇家面和心不合的三個兄弟不得不暫時抱團。
到底不是那幾輩子的紈絝,基本的大局觀還是有的。
故竇宏朗道:“兒子年輕, 還請阿爺多費心。”
竇向東點了點頭, 先把女眷都打發回去,幾個男丁商議了一回細則, 方才散了。
接下來的日子, 竇家派出了好些人收攏石竹縣的資料。
洪讓心中暗自稱奇,如今兩家子和好,竇家竟不求情,莫不是真想借著實缺往上爬?不過他並不放在心上, 便是竇宏朗因此死了, 竇家且不敢與他翻臉。
兩邊互相合作,皆有私心。
竇向東想尋求官家庇佑自不必提, 洪讓卻是打著更壞的主意。
八百裡洞庭,若論起風景秀麗怎麼都繞不開君山。
被竇家佔了好幾百年,數次更疊, 都沒落去過外姓,不過是這一房渡到那一房罷了。
如此一個紮眼的金疙瘩,如何不引人心動?竇向東這一支,原就根基不穩。
好幾百年的歷史, 能幹人自是出過不少,卻與這支無關。
好容易落到竇貴光祖父手中,這一支才發家,結果沒幾十年,再次易主。
若非竇向東尚算能幹,早分崩離析。
如今各地豪強勢力越發雄厚,隱匿田産、逃避賦稅,致使朝廷日漸艱難。
朝中好幾次提出打擊豪強,只尚未動手。
那些個家族有子弟在中樞的,自是無礙。
似竇家這般才捐官,且摸不到官宦之門,才最好動手。
滅了竇家,君山島是休想獨佔的,然竇家積攢的財富,卻可輕易刮下一層,保自家幾輩子富貴。
想要得此好處,要緊的就是晉王登基。
故暫且與竇家虛與委蛇,盡自己一份力,替晉王多鋪些磚石,方能成事。
竇家才懶得管洪讓的心思,至二月底,天氣轉暖,樹木抽出了嫩黃的新葉,竇宏朗一切準備就緒,預備赴任。
從巴州到石竹,可沿阮水行船入巫水,直抵目的地。
不過阮水自南往北,分明是南下,卻是逆水行舟。
竇家足足派了一個船隊,帶了好有百來號人,浩浩蕩蕩的在阮水上行駛。
考慮阮水流域有些地方狹小,行船皆不甚大。
主船也不過堪堪隔出了三間小屋,白日裡把鋪蓋都收在船尾那間,把船頭做了起居之所;夜裡船頭這間也鋪上被子,方能把人都安排妥當。
說來,竇宏朗此回帶的人雖多,中用的卻沒幾個。
竇向東羽翼未豐,精銳不可能都調給竇宏朗。
商路鹽鐵不絕,方能保證竇家的實力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