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另一萬鐵騎一萬步兵繞過昆陽山突襲敵方遊騎,開啟缺口。遼軍主力虛空,打頭陣的兩萬鐵騎順利拿下半月關下的盛運郡、朝陽郡,切斷遼軍援軍,與突襲鐵騎前後夾擊。”
“遼軍左右精兵合圍支援主力,此時我軍前軍回師,正好與遼軍成正面決戰。最後,我軍以合圍之勢全滅遼軍。”
將士道:“我軍損失半數。”
聽不懂的人只覺得聽著很激昂的樣子,聽得懂的人心中震驚戰法如神,亦感慨洪文亮大膽,竟敢以九萬人之數冒險對戰十六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頓默半晌,隆親王道:“半月前兀良哈偷襲草原別部,乃是幌子,只為有藉口帶出那三萬鐵騎?
李彧看著灼華,目光似蓄了燦燦星子:“北燕與玉鳴關相差百里,連夜奔襲,還能突襲作戰,鐵騎之驍勇耐戰,果然非同一般。以兀良哈幫助北燕訓練鐵騎,果然是上上良策。不過一年晨光,竟有如此成果。”
李郯道:“當初五軍營訓練那三千鐵騎花了三年時間才得今日驍勇,北燕將士竟然一年就能出戰,果然是厲害的。”
柔婉一聲,似明珠華光一般迤邐柔和,灼華道:“北燕連線草原,常有狼群野獸出沒,是以百姓皆擅騎射,又常年開墾荒地,體力耐力原就不錯,有兀良哈的指點訓練,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元郡王冷笑一聲:“元宜縣主此時提及北燕和兀良哈,這是在邀功麼?”
灼華表示無語,她只是在回答李郯的問題而已。
李郯哼笑一聲:“當初出這個主意的便是縣主,說服兀良哈訓練鐵騎的也是縣主,此功勞如何少得了縣主一份?”
元郡王道:“到底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是那九萬將士。”
李郯反唇相譏,“那也比有些人光會動嘴皮子譏諷別人的好!”
“你!”元郡王怒極,卻念及皇帝皇后的面子,生生忍下了。
“公主殿下與元宜縣主交好,也不能為她搶功呢!”趙貴妃垂眸盯著就被,輕輕一笑,“想來縣主大義,也是不屑的。”
“趙貴妃說的是,畢竟不是誰都和登州那些官員一樣的。”李郯忽忽一笑,清澈又暢快,“是不是有功,陛下說了算。”
趙貴妃一噎,瞄了一眼皇帝,訕笑的閉了嘴。
“江福。”皇帝含笑喊了一聲。
江公公躬身應是。
“傳話禮部擬旨,定國公加封太子太傅,沈禎加封文華殿大學士。”
眾人一愣,這是承認沈灼華有功了?!
“陛下!”元郡王急道,“即便縣主有功,當初加封縣主時已經給予恩賜,若是沈家再得加封,怕是百官不服了!”
“元宜!”皇帝壓了了壓手,是以元郡王與眾清貴稍安勿躁,灼華緩緩起身,福身等著皇帝的下文,“此戰大捷,你居功甚偉!”
秦王和靜王皆是雙目一震。
皇后問出疑惑:“莫非,此等滅敵之策出自縣主?”
“皇后所言正是!”皇帝揚了揚手,十分高興:“我大周與北遼必有一戰,勝敗至關重要。北遼耶律恆重用兵如神,若無絕對的把握,不能輕易出兵。若勝,可震懾比鄰小國,若敗……”略頓,“晉元海身為守關主將,消極罷戰,若北遼先行動作,我大周必將門戶大開,一敗塗地。有灼華一計,大敗北遼,大周安矣!”
秦王和靜王皆聽出皇帝語氣中的殺意,心頭一震,看得出來,皇帝如今開始重用年輕將領,收復老將之權了。
“元宜。”皇帝笑了起來,滿是喜悅的嗓音朗朗道,“鑽研耶律恆重戰法,甚為透徹,此計果然大敗遼軍!大功!”
這個衝擊來的太快太猛,一眾宗親皆是目瞪口呆。
淡然一笑,不卑不亢,灼華只淺聲道:“灼華不敢,戰場之上瞬息萬變,需得能者全場把控,隨機應變,元宜之計不過是籠統,實乃洪都督佈置得當,將士浴血之功。”
元郡王脫口而出:“她才多大?鑽研耶律恆重的用兵之法?朝中這許多武將,難道還不如她一個黃毛丫頭不成!別是仗著定國公府的人脈,打哪裡偷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