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善變得很,黃婆一聽那塊肥地已經沒了,態度立馬就變得冷淡了。“既然沒什麼事我也該走了,還要去別家。”林小梅早受慣了這種忽冷忽熱的態度。
林小梅走出黃家,發現她家門前的狗尾草在春風的吹動下搖得可歡啦。
本想著就算暫時不處理巷子中間那個坑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大事,但不想出了人命。苟書記將將林小梅一陣好罵:“我說吧,讓你去處理,你偏說出不了什麼大事,我就說你是太年輕了,我就不該相信你,你看看現在還不是要我來給你擦屁股,挨批的還不是我。那老人的家屬還在外面,你趕緊去處理處理。”
“怎麼處理?”林小梅確實不知道怎麼處理。
“要我教你嗎!中午了,帶他們去吃飯啊,飯飽了,再說點好話——好了好了你先去帶他們找個館子,我一會兒就來。”
那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啊,但是她的死與政府,與林小梅又有什麼干係?也許有的事情不該多問,一旦生活變得舉步維艱,真相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
“老人家,我們知道你心裡傷心,但這件事確實與我們沒有關係啊,天災人禍我們政府管不了,生老病死也管不了。”林小梅安慰著老人。
老人不說話,空洞洞地看著窗外。
“老人家,您看你也是上了年紀的人了,如果您非要讓我們給個說法,我們到您的家裡去找你好不好,您就不要往政府跑了。”
“年輕人,謝謝你的好意,我往政府裡跑不是因為我老伴,她死了是她命到了,我啊是不想去養老院……”
“為什麼呢,您沒有人照顧,去了養老院有人照顧您不是很好嗎?”
“你這年輕人懂什麼,我身體健壯著,哪需要去養老院!就算我走不動了,我也情願餓死在自己家裡,總會有人給我收拾,周圍的年輕人都照顧我,我老伴死了都是他們幫忙操辦的喪事。”
林小梅再也不好說什麼,問了老人的姓名和住處,並保證不會把他送去養老院,老人就自行離開了。
巷頭和巷尾隔得真的很遠,巷尾後面有一座大山,從巷頭走到巷尾要拐兩個彎,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一個彎拐得很大,一個彎拐的很小。往左拐的彎有一座小房子,住著一個瞎嬸子,往右拐的彎比較突出黃家恰好就在彎上,彎與彎之間的距離剛好又是一座小丘陵的距離,小丘陵在小巷的東邊,小巷的西邊隔了一片田野,田野之上是一條公路,公路的上面既有一個大院又連著此起彼伏的小丘陵。
第二天林小梅去了小巷對面的大院看望老人家,大院和小巷雖說同屬一個村,但她是第一次涉足。大院裡寬敞明亮與小巷的狹長憂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院的房子普遍比小巷的高大,只有一間比較小的房子立於周圍房屋的中心點,那邊是周姓老人的住所。
大院的全稱就叫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住的人家各有各的院子,獨數週姓老人家的院子最大故而稱為周家大院,這命名法與小巷卻有相似之處,小巷裡蘇姓人氏最多故而稱為蘇家巷。雖然林小梅沒有進過周家大院,但是院子裡的人她是認得的,大院的婦女們對她就熱情得多,林小梅對這樣的熱情並不適應,這種感覺好像是孫悟空做弼馬溫。
喜歡小鎮深巷請大家收藏:()小鎮深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