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曹操問,曹昂亦回憶起當年在曹魏多方良臣勇將精兵圍剿下,劉珩率殘兵,依舊轉戰千裡,南去荊州之故事。
“英勇果敢,不畏生死,卻是人傑!”曹昂給出他的評價。
“劉淵將其四子放在幽北,聽聞其也是個人物,這些年,給袁紹帶來了不少麻煩啊!”曹操感嘆:“孤之子,恐怕只有曹彰能與之相比!”
“劉淵諸子,都是人傑,可其心不齊,終有蕭牆之禍!”曹操淡淡一笑:“孤之諸子,絕不若於彼,然孤之眾子,兄友弟恭,齊心為國。就此點,劉淵不如孤!”
如今魏國,曹昂世子之位早定,只要曹昂無過,地位幾乎沒有動搖的可能性。且其人品才能,都得到上下認可,在宮中,亦受諸弟敬重。
當今天下,若論國家安定,魏國當屬第一。其餘諸國,或多或少,都有點問題。
“今日孤召諸位,是為一件大事!”曹操食指輕抬:“袁趙欺人太甚,屢屢侵我大河郡縣。孤欲整軍,出兵北伐!”
此言一落,諸臣大驚。
“王上不可啊!”程昱當即勸道。
......
散議,曹操出兵伐趙的事情定下,諸臣苦諫,不可動搖其心。
“奉孝!奉孝且住!”程昱喚住郭嘉,喘著氣:“伐趙,絕不可取。西有胡夏虎伺在側,南有楚、吳,貿然與進攻強趙,必給他國以可乘之機。吾不信爾等看不出來,文若不勸,奉孝你為何也不勸!”
“夏侯將軍等人已然去調動兵馬,各曹也都在準備軍械糧草,刻不容緩,你我尋文若,再全勸王上!”
“仲德莫急!”郭嘉嘴角掛著笑意,待程昱情緒稍稍平緩下來,方出言:“你我都看得出來,此時大舉伐趙,不足取,以王上之深謀,會看不出來?”
“奉孝的意思是?”程昱神色緩了下來。
“方才所議,王上著重問詢西、北面事,對南面楚、吳卻隻字不提。”郭嘉若有所指。
“此次倒是吾太過心切了!”都是聰明人,程昱很快意識到了什麼,對郭嘉一禮,眼神瞟向南方。
魏王伐趙,其意在南不在北!
這兩年,南方反倒不怎麼安寧。
偏居益州的蜀漢,若自劉焉時代算起,亦有十多年了。劉焉,給如今的蜀漢皇帝劉範,是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産的,只是從劉範登基後的這六七年間,益州就難能太平。
劉範本身不過中人之資,相比於其父之老辣,他的能力手腕差距不是一點點。想要如劉焉那般壓服益州世家,打擊豪強,南拒蠻夷,北制張魯,他還不行。其時,繼位不過數月,便生動亂。
先是權臣趙韙的叛亂,波及數郡,持續了近半歲的時間。好在劉範將劉焉的臨終告誡都聽進去了,重用吳懿、龐羲、張任、甘寧等人,在諸臣輔助下,將之撲平。而經此亂,使劉範聲望大跌。
其後,趙韙叛亂的風波過去不過兩年,益州百姓方從前次戰亂的創傷中恢複過來,劉範的皇弟武陽王劉誕又叛了。這一次,劉誕實則只是臺面上的人物,真正與劉範扳手腕的是一幫益州本土世家。
在劉焉時代,益州世家是被一直劉焉壓制著的,及劉範繼位,延續著劉焉的政策,對不法世家豪強進行打壓。但在局勢的把握與各方勢力的平衡上,劉範遠不如其父那般老到。
益州的世家們懾於劉焉,但對劉範,可不會怕,再勾連上對帝位有野心的劉誕,一場遍全國的叛亂再起。這一次,有益州本土世家的支援,叛軍後勁十足,劉範難以短時間平定。
所幸蜀漢不是全國皆叛,除了中立勢力之外,還是有不少益州世族堅定站在劉範這邊。大義在手,人心思定,再加東州集團牢牢地守衛劉範,最終的勝利者還是劉範。
劉誕之亂,前後耗時近兩年,蜀漢在此次內亂中的損失遠甚於趙韙之亂。益州南部幾郡離心,南蠻入侵,北邊的張魯亦不敢寂寞,侵佔了益州不少地盤。這也是當年,北方大戰之時,劉淵能放心東顧全力對付趙、魏、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