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大地,一支五千人左右的軍隊,溯沔水北上。軍容齊整,周邊彌漫著肅殺之氣。楚字大旗飄揚,夾雜著“劉”字旗號。
劉備就是這支軍隊的統帥,此次劉表命,領軍北上。自南投劉表以來,便被派往荊南,配合蔡瑁征討南蠻。雖然打著征剿蠻人的旗號,實際上則在清理荊南,不服劉表統治者。
經過多年苦功,剿撫並用,如今荊南諸郡盡安。南蠻被剿滅的剿滅,內遷的內遷,最大武陵蠻也受不了劉備的困山、燒山之策,被逼得出山投誠。
而原本實質上,遊離於襄陽統治之外的南面諸郡,也在蔡瑁與劉備連消帶打之下,徹底結束了獨立狀態,複歸劉表治下。荊南四郡,被劉表新設為湘州,以蒯良為湘州刺史。
劉備在荊南多年,大小功勞所立頗多,實力也擴張不小。在劉表自認用對了人的同時,這也引起了他的猜忌,各種打壓接踵而來。如蒯良、王威的南調,實則就是為了監視他。
同時,對劉備手下的將領們,也進行各種調離。如名氣最大的關羽、張飛二人,都被遷任至其餘荊楚軍中任職。對於各項來著不善的動作,劉備盡數接著,關張包括劉闢、龔都等人都被調走,劉表自認消除了劉備的威脅,殊不知這反而給了劉備影響其他楚漢軍隊的機會。
荊南平定後,劉備被封為安南將軍,坐鎮長沙。劉備則韜光養晦,少領軍務,時而野遊野遊,訪訪荊漢賢士,在荊州士林之間,劉備倒是獲得了不小的名聲。
如今劉備身邊可用之人,不過孫乾、陳到、劉封幾人,但借劉表之手,那散落於楚漢的舊部,可暗自掌握了一股不小的力量。
劉備的年紀,比起劉淵還要小一些,不過他這“養身”功夫顯然很到位,須發依舊黝黑黝黑的,顯然身強力壯,大顯身手之時。臨水而立遠眺,北面襄陽城垣在望,劉備有些感嘆。熬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了點資本。
“主公,這楚王突然調您北上,不會有詐吧!”身側,孫乾問道。劉表這些年的打壓,令劉備屬下義憤填膺,多有不服,對劉表的任何動作都戒懼異常。
看孫乾的神情,劉備灑然一笑:“公祐,不必如此緊張。我料不過為伐夏之事罷了,楚王這是要用我了!”
劉備眼神明亮,在襄陽他可是有眼線的,袁曹已動兵,依照盟約,他楚軍也該出動了。可這個時候,還有人提議坐觀成敗,何時出兵,還待商議。想想襄陽的情況,劉備不禁面露哂笑之色,劉表喜用清流,這等大事,本該堅定行事,到這種局勢了,還猶猶豫豫,真的是老了。
襄陽已為劉備準備好了屯軍大營,安置妥當,劉備帶人入城。城門口,從事伊籍親自帶人等候著。
“下官奉楚王之命,恭迎使君!”但見劉備安步而來,伊籍迎了上來。
“有勞機伯了!”劉備上前回禮,親切地與之寒暄。與伊籍的關系,劉備是處得不錯的。
“伐夏之事,如何了?楚王,是否下定了決心?”緩緩入城,劉備偏頭問道。
“出兵之事,已然定下。軍令已然發往南陽,楚王任命張允為都督,全權負責攻夏事宜,命使君北上,也是想要用您參與伐夏之戰!”伊籍低聲回複道。
“張允!”劉備嘴角泛著玩味的笑容。
蔡張在楚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劉表一樣忌憚,這也是劉表在打壓劉備的同時,又給他保留實力的原因。劉備這個外來戶,是深受蔡瑁為首的荊襄豪族所排斥的,劉表在襄陽也為劉備當了不少來自蔡瑁的排擠。
此次動兵北上,所用之軍為荊楚精銳,劉表這又是動了以自己制衡張允的心思了。就如當年在荊南制衡蔡瑁,劉備心裡清楚。
至王宮拜見,被領入。仔細打量了一圈這宮廷院落,劉備有些感嘆,這宮室倒是修得有模有樣的,不知耗費了多少民力、財力。
走了足足兩刻鐘,終於被迎入劉表理政之殿。聞召見之令,劉備理了理衣襟,嚴肅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