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院中,閔純與李歷被引至此處。劉淵用好奇的目光審視著二人,深衣廣袖,面上風霜之色甚濃。
“閔純李歷)拜見夏王!”被劉淵肆無忌憚的目光掃視著,二人向劉淵拱手道。
“二位免禮,請入座!”劉淵沉吟一會兒,故作不知,帶著些猜疑出言發問:“二位乃冀州別駕、治中,為大州重臣,怎麼流落到晉陽來了?”
二人對視一眼,由閔純向劉淵說道:“袁紹陰奪冀州牧之位,囚先主,迫害賢良,冀州上下對之怨憤甚重。長史耿武,力拒之,竟為袁紹殘忍杖殺,屠其一族。我二人亦是不服,生恐為其所害,故出奔太原,希望夏王收留!”
“呵呵!”劉淵聞言輕笑:“孤一路所來,皆聞袁氏數世之望,為天下敬仰,袁紹亦是宣告著於四海。這頭一次聽聞有對其輕蔑中傷之言,倒是令孤頗感耳目一新吶!”
“這……”李歷在下答道:“袁紹此人,道貌岸然,善於做秀,外寬內忌,若非其家世,天下何人識他!”
聽其之言,劉淵心中冷笑,一味的貶低袁紹,並不能引起他的共鳴。直視其眼睛,劉淵淡淡問道:“二位先生來投,孤自是不甚欣喜!只是,冀州之內,尚有公孫瓚強勢之極,與袁紹爭奪冀州,爾等為何不去相投。反倒出奔我夏國,心中實有疑竇!”
“公孫瓚恃其兵強,驕慢自負,慢待士族,侵擾百姓,其非人主也,吾料其必不可長久!”閔純聽出了劉淵語氣中的懷疑,趕緊答道。
“哈哈!”劉淵忍不住笑了,邊笑邊道:“我夏軍之攻略幷州,諸多世家豪族被屠戮,百姓受擾亦不小,背井離鄉逃難者眾。比起公孫瓚,孤這異族大軍,‘為惡’更甚,二位又如何看待?何況如今大漢諸域,群雄並起,諸侯甚多,為何不投他們?”
劉淵此言一落,閔純與李歷二人面露尷尬,不知該如何作答了。二人翻山越嶺,主動來投,原料想以夏國如今的情況,夏王該“倒履相迎”才是。拋棄節操,編制這些藉口理由,大家心知肚明,夏王何必步步逼問。
“夏王若無心接納我二人,我二人就此告辭!”李歷直接起身,他對投效夏國,決心本就不甚堅定,若不是閔純,他絕不會到晉陽來。
“先生稍安勿躁!”劉淵揮手止住:“孤並非懷疑二位的誠意,既然來了,自當納之。這樣吧,孤對冀州之事,甚為關注,二位之來,正可解孤疑惑!”
接下來,劉淵倒是再未做“刁難”,與閔、李二人,相談甚歡。經過試探,二人倒是還有些見識的,可以用,這是劉淵心中的評定。
冀州對於劉淵而言,一直都是印象中的“物阜民豐,豪傑眾多,人口鼎盛”。二人此前居冀州要職,好好地給劉淵講了講,這九州之首。
一談就是一個多時辰,當踏出夏王府門,二人已經正式成為劉淵臣子。閔純為王府記室參軍,李歷為主簿。
“伯典兄,你我二人邁出這一步,只怕再無回頭之路了!”李歷看著閔純,嘆道。
閔純緊了緊身上劉淵所賜皮袍,感受了一番毛絨的溫暖與舒適,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或者,兄臺可轉身向夏王請辭?”
李歷聞言苦笑,搖了搖頭。
“二位大人,請跟奴婢來,大王已經為您挑選了兩處院落安置!”旁邊有王府宦者打斷二人。
對視一眼,閔純一禮:“麻煩宦者引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