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策反了蒙古的三大部落,對滿清來說,絕對是釜底抽薪。
雙方從九月初開戰,在戰場上已僵持了近三個月,已從秋季進入冬季。關外的氣候寒冷,漫天大雪飛舞,偌大的遼河也漸漸結了冰,小隊的戰馬已可以在冰面上馳騁。
滿清顯然沒有大規模出擊,攻打明軍軍堡的膽量和勇氣。只能選擇派出小隊騎兵去騷擾明軍的運糧糧道,雙方小規模的交戰不少,死傷也過了千。
滿清八旗軍士的過冬準備得充分,有獸皮、棉襖可以禦寒。蒙八旗的蒙古人或是被迫,或是趁火打劫,做的是速戰速決的準備,顯然沒有做好戰爭持續到嚴冬的準備。
蒙八旗軍營裡是缺衣少糧,凍傷凍死的不計其數。
因科爾沁部與滿清的特殊姻親關係,在莊妃的指示下,索尼專門從盛京給科爾沁部送去了過冬的獸皮、棉襖。
至於其他三部,滿清的物資也不充分,只能愛莫能助。
喀喇沁部駐紮在遼河上游,方原在暗中也支援了喀喇沁部的過冬衣物、糧食,令他們繼續按兵不動,等待出擊的時機。
滿清厚此薄彼的行為是徹底惹怒了察哈爾、喀爾喀二部的蒙古人,他們本來和方原秘密達成了協議,再加上滿清的厚此薄彼,怒火一下就被徹底點燃。
趁著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兩部集結了出征的六千騎兵,再加上偷偷前來支援的四千蒙古騎兵,總共一萬精銳騎兵,連夜偷襲了科爾沁部的軍營。
他們的目的是吞併科爾沁大草原,主要目標當然就是科爾沁部的兵馬。只要能在遼河全殲了科爾沁部的主力,再率兵回草原將科爾沁部的老幼婦孺趕盡殺絕,兼併了科爾沁部的勢力。
科爾沁部與滿清是死黨,這次是傾盡全力的出兵,一共帶來了一萬騎兵,兵馬也不在少數。雖然遭到了兩部的偷襲,損失慘重,但還是能一面堅守軍營,一面向滿清在遼河的中軍營發去了求援訊息。
科爾沁部的求援的訊息傳到了中軍營,出征主帥多鐸、副帥阿濟格得到訊息是大驚失色。這方明軍的劍還懸在頭頂,那方蒙古人又起了內訌,這一仗還怎麼打?
多鐸捏著書信的手兒都在顫抖,他求助似的望了望阿濟格,“這,這,救,還是不救?”
阿濟格就是個莽夫,有個屁的主意,也是手足無措。
多鐸不由得深深的懷念起哥哥多爾袞來。若多爾袞還在,必然會有對應之策,不至於如此進退失據。多爾袞一死,滿清最後的一絲脊樑也被抽空了。
多鐸死死的盯著阿濟格,問道,“大清,還有沒有救?!”
阿濟格顯然還在記恨濟爾哈朗、鰲拜在遼河擁兵不救,坐視廣寧陷落的深仇大恨,“大清有沒有救,我們說了不算,該去問索尼,濟爾哈朗那幫人!”
他這話就是預設了,大清已是大難臨頭。連堂堂正白旗的旗主也是這麼個悲觀的看法,多鐸還能有什麼奢望?!
這一戰,雖然兩軍還在僵持之中,但已徹底輸了。而且輸得十分窩囊,甚至連主力決戰都沒有一場,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輸了!
多鐸退而求其次的再次問道,“兩白旗,還有沒有救?!”
阿濟格繼續道,“這就要看兩白旗能不能先下手為強!”
兩人互望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的心思。大清是沒救了,兩白旗還有沒有救,就看兩白旗願不願嚮明朝出賣大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