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古臺安排察哈爾、喀爾喀二部使者下去休息,將喀喇沁部使者引到了內堂,面見了方原。
方原見此人舉止有禮,並不似其他幾個使者粗俗,想必身份不低,便用漢話問道,“貴使尊姓大名?”
使者也以漢話答道,“圖巴,喀喇沁汗奇布之子。”
方原這才恍然,原來喀喇沁部派來的是一個大汗之子,可見對這次會盟的誠意。
相比之下,其他兩部落,不過是來討便宜的。
當然,方原的目的就是要挑起蒙古人與滿人的內訌,這兩個部落想要吞了科爾沁草原,就必須對滿人的死黨科爾沁部展開攻勢,便可大大的牽制科爾沁部對遼東的支援。
方原令人給圖巴看座,緩緩的道,“喀喇沁汗有什麼密令給我?”
圖巴不答反問道,“攝政王,我想先請教一個問題。之前察哈爾的林丹汗兼併我喀喇沁部,我部數次嚮明朝求援,明朝為了拉攏林丹汗,對我部求援坐視不理,明朝是否應該贖罪?!”
方原聽了是暗暗好笑,原來是來問罪的,面上卻正容道,“我認為此乃時勢也,無須解釋!當時我大明最大的敵人是女真人,蒙古林丹汗越強大,對女真人威懾越大。大明選擇支援林丹汗,壯大林丹汗的勢力,從戰略上來講,沒有過失。”
他絲毫不留情面的反擊了圖巴興師問罪的想法,見圖巴臉上盡是怒容,不緊不慢的道,“若要說問罪,我大明還要向你們喀喇沁部問罪,這些年隨女真人攻打我寧錦、入關,沒少了你們喀喇沁的份吧!你們是否也該為殺害我大明子民而贖罪?!”
圖巴聽了是為之語塞,喀喇沁部對滿人的支援力度,僅次於科爾沁部,確實沾了不少明朝百姓的鮮血。
方原見他無言以對,冷冷的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大明早已今非昔比。無須蒙古人相助,我也能推平了遼東,將女真人趕盡殺絕!貴部應該思考的,不是翻那些陳年舊賬,而是向前看。貴部南有大明,西有準噶爾,東北是察哈爾部,貴部夾在這些強大勢力之間,想何去何從!”
方原精準的捕捉到了喀喇沁的尷尬處境。論實力,喀喇沁部不如察哈爾、準噶爾,更不用提大明。之所以現在喀喇沁部還是安全的,不過是因為滿清朝廷嚴禁蒙古部落互相兼併罷了。若滿清一旦失去了對蒙古的控制,像喀喇沁這些部落的命運只有一個,就是被察哈爾、準噶爾這些部落也兼併吞噬。
所以這次會盟,其實是喀喇沁部未雨綢繆,圖巴是奉命前來找靠山、傍大腿的,他們看中的,就是再次出關,需要重新劃分遼東霸權的大明。
圖巴被方原說中了要害,氣勢也弱了幾分,“攝政王對蒙古草原有什麼想法?是要採取之前明朝放任自流,穩守長城防線的保守戰略,還是仿效滿清主動出擊,加以制衡控制呢?”
方原是不得不承認,圖巴還是有幾分見識的,至少能一語中的。明朝對蒙古草原是防禦方針,而滿清則是進取方針。
“大明之前實行防禦策略,在長城沿線設定九邊用於防備蒙古入侵。其結果就是大量的軍費消耗在了九邊邊鎮,還有長城的修葺上。”
方原抬頭望了圖巴一眼,繼續說道,“從今以後,我會改變大明的北疆策略,撤九邊邊鎮,重建一支強大的騎兵兵團。變被動防禦為主動進取,明軍的兵鋒會直達蒙古大草原深處,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圖巴面帶喜色,反問道,“攝政王真是這麼想的?!”
方原沉聲道,“是,我無須誆騙你,無論喀喇沁、科爾沁、察哈爾、準噶爾、還是漠北的喀爾喀,必須奉我大明號令,尊我大明皇帝為天可汗!”
圖巴忙半跪在地,雙手捂著胸口道,“攝政王,我此行正是帶來了喀喇沁汗的密令,喀喇沁部願歸降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