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在李定國的左突右衝之下,特戰軍也損失了六、七百人,防爆盔甲被毀了三四百套,給方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一百萬兩,打得方原十分的肉疼。
這種勝仗若再多打幾次,方原會被打得傾家蕩產。
方原對李定國生出了愛才之心,曾向李定國發去招降書信,李定國並沒有回信,可見他並不願投降。
方原問道,“李定國驍勇善戰,該如何以最小的損失,解決了這支援兵。”
李定國突如其來的攪局,令甘輝丟了平定西南的大功,也丟了名垂青史的機會,甘輝恨得是牙癢癢的,冷聲道,“攝政王,李定國劫掠了銀子前往赤水,日行不過三十里,我軍只要兵分兩路,星夜兼程的追擊,搶佔了從赤水的渡口,便能將李定國困在貴州境內。”
方原反問道,“李定國驍勇善戰,派出多少軍士前去搶佔渡水的渡口?少了,不過是給李定國送菜,多了,後勤如何保證?”
方原所慮也是在理,李定國麾下至少還有三、四萬驍勇之事,要封鎖他渡水的通路,派去的軍士少了可不成。
吳三桂出來道,“攝政王,我有個建議,何須守什麼大橋?直接派小隊軍士去將貴州通往四川的橋樑,渡口盡數燒燬,李定國隨軍帶了無數的銀子,短時間內渡不了水,為我軍的追擊贏得充足的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原不得不承認,吳三桂這個建議乃是最佳的計劃,但唯一可慮的就是,赤水乃是川黔鎖要,關係著川黔地區的經貿、民間交流往來。若平白無故的將所有橋樑、渡口全毀了,對兩地民生的打擊是毋庸置疑的。
縱然戰後再行重建,沒有一、兩年的功夫也是建不成的。
朝廷平日裡對這些偏遠之地本就未施恩德,如今出征至此,不僅沒有給川黔兩地帶來福祉,反而先毀了當地的民生。
這和鬼子進村有什麼區別?必然會盡失當地民心。
攻滅張獻忠、李定國容易,一旅之師便可;但要挽回民心,那就是曠日長久的活兒。為了殲滅一個李定國,大動干戈的破壞當地民生並不值得。
方原不緊不慢的道,“無須派出兩路去追擊,合併一路,快速行軍往赤水挺進。”
甘輝愕然問道,“若正常行軍,必然會陷入和李定國的戰事膠著,那些被劫掠的銀子,如何追回?!”
方原呵呵一笑道,“這一次縱然將銀子放回了四川,張獻忠又能做什麼?無非就是滅亡之日,再還回來,替我多保管些日子罷了。”
“李定國為了將銀子掩護回四川,必然不會率先逃回去,而是盡力與我軍周旋,我便有活捉他的機會。李定國為了銀子,親身赴險。殊不知,在我心中,千金易得,一將難求,活捉他比奪回銀子更為重要,呵呵!”
“甘總督,無須多言,全軍進發,追擊李定國!”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