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糧之戰,李定國被吳三桂、郝搖旗前後夾擊,損失慘重。
全靠著李定國率親兵親自殿後,左突右擋,才勉強擋住了特戰軍迅猛的攻勢,掩護了大部隊的撤離。但留在南面設伏的一萬兵馬卻成了甕中之鱉,被明軍給全殲了。
這一戰,李定國損失了一萬五千兵馬,可說是慘敗,將前一戰殲滅高元爵兩萬兵馬的勝利果實,全吐了出來。
李定國總算是見識到了明軍的厲害,難怪能縱橫天下,之前確實是太過輕敵。單憑他一支孤旅,想解雲南之圍,幾近痴人說夢。
經此挫敗,李定國清醒的認識到了雙方實力的差距,若再這麼打上幾場,明軍縱然是耗,也耗光了他這孤軍深入的孤旅。他便率殘部往北撤退,因擔心被明軍斷了歸路,連貴陽府也不敢再呆,只將貴陽府洗劫一空,劫掠了銀子四百萬兩,令軍士押著往赤水方向轉移。
赤水,緊鄰四川邊境,只要抵達了赤水,這一大筆銀子便算是平安的搶回了四川,回去對義父張獻忠也算有了交代。
李定國令一萬軍士押送銀子,連夜趕去赤水,準備入川。他則親自率三萬軍士,往黔西宣慰司轉移,狙擊追擊的明軍。
方原接到了吳三桂、郝搖旗送來的捷報,以七千軍士的損失,殲滅了李定國一萬五千軍士,戰損比約為12,算是一場小勝。更重要的是,既打擊了李定國連戰連勝計程車氣,也將軍糧平安的送到了甘輝的軍營。
前方戰事告捷,方原立刻率軍兩萬前去貴州戰場支援。
半個月後,方原所部經曲靖府的白石江天險,進入貴州的普安州,與甘輝所部匯合。
再一清點,合計兵馬共七萬。
方原先是大大的賞賜了擊敗李定國的吳三桂、郝搖旗二人。吳三桂在戰事中,親自帶隊衝鋒,受了幾處箭傷。
他立刻下令獎賞吳三桂京畿土地一千畝,表示對他驍勇善戰的慰勞,更決定將吳三桂這個徵南將軍的帶兵人數,提高到兩萬。
吳三桂本以為方原是故意針對他,為的是清除異己。未曾想方原還是重重的賞了他土地,而且還漸漸放寬了對他遏制。看來在方原麾下,靠什麼世襲、血緣的老本來混吃混喝是不成的,要升職,必須嚴格按照軍功來論功行賞。
吳三桂是心悅誠服,也在暗自慶幸,沒有去上李定國的賊船,否則,如今必然是萬劫不復。
方原賞了吳三桂、郝搖旗二人,又令人押來了有戰敗之罪的高元。這個高元爵,實在是太令方原失望,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唉!
方原下令撤了高元爵總兵之職,高家軍的編制暫時保留,交給了徐誠代為統領。
高家軍,本是高氏的親兵,但經過對高傑、高則、高元、李本深等嫡系將領的連番清洗,基本已肅清了高氏在高家軍的權威。這支軍隊名為高家軍,其實也屬於方原嫡系的一支部隊,之前高元爵能坐穩高家軍統領一職,無非是方原在背後力挺他罷了。如今方原想要收回,舉手之勞就能收回,並未掀起半點波瀾。
相比較高元爵,徐誠這個義子終顯將帥之才,可堪大任。所以方原將高家軍的兩、三萬兵馬暫時交由徐誠統帥。
方原召集眾將領議事,如何解決李定國的援兵。
據甘輝提供的最新情報,李定國早已撤離了貴陽府,帶著從貴陽府劫掠來的銀子,往黔西宣慰司,赤水衛方向移動,可見是想放棄貴州,撤回四川去了。
李定國的驍勇善戰,方原是十分喜歡,雖然奪糧之戰失敗了,但一是因為方原棋高一著,故意令郝搖旗避過了南面援救的路線,轉而繞道向北,從北面打了李定國一個措手不及;二是因為特戰軍乃是方原精心打造的無敵之師,論戰力確實是天下無雙。李定國輸給特戰軍,其實並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