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望著軍營內的地圖,對這兩條方案的選擇是猶豫不決。
秦展是立功贖罪心切,自然傾向於選擇第二個方案,先攻佔雲南,得了平定西南之功,再去趕走李定國。否則,若先打退李定國,必然遷延時日,而且救援了甘輝之後,再攻打雲南,就是僧多粥少,到嘴的鴨子可能就這麼沒了。
秦展朗聲道,“老大,我建議先打雲南,再北上!”
方原本也傾向於這個方案,否則中途改變行軍路線,再回師去雲南,也是遷延時日。
但,甘輝大軍如今是缺少軍糧,正嗷嗷待哺,要實行先打雲南的方案,就必須派軍士運送糧食前去支援甘輝所部。而且,李定國本就是行蹤不定,若這次運送的糧草再被偷襲,那甘輝所部的處境會十分的危險。
所以,派誰前去運糧,看似是個後勤的活兒,其實是重中之重,關乎到甘輝所部數萬大軍的生死。
方原沉吟道,“老四,你和納吉去攻打雲南,誰人運糧去解甘輝燃眉之急?!”
秦展、納吉是默然不語,運糧簡直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平安送到是應該的,沒有功勞。若中途有個閃失,則是殺頭重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風險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方原正要開口,自隨軍出征以來,一直非常低調的吳三桂突然站了出來,拱手請命,“攝政王,我願率援軍的一萬軍士前去運糧。”
一直被方原打壓著,不願當出頭鳥的吳三桂,在這個關頭突然主動請纓,令方原是非常意外,愕然問道,“吳總兵,你真的願幹這些運糧的事兒?”
吳三桂沉聲道,“攝政王曾說我只有運糧的本事,我就幹些力所能及的軍務。”
方原正容道,“吳總兵,你該知這次運糧並不簡單,隨時可能遭遇李定國的偷襲。”
吳三桂斬釘截鐵的道,“是,人在糧在,人亡糧亡!”
方原見他態度甚是堅決,看來是之前的輕視,令他是受了莫大的刺激,想找一個機會給自己,給關寧軍證明。
方原是沉吟不語,吳三桂自投降以來,一直被方原輕視、打壓,如今已是典型的哀兵。所謂哀兵必勝,不如將計就計,給李定國設一個套子,先打他一個下馬威。
方原令秦展、納吉二人退下去整軍備戰,準備討伐雲南之戰,只單單留下了吳三桂、郝搖旗二人。
方原指著地圖,淡淡的道,“吳總兵,郝統領,這一次運糧,你們將聲勢造得越大越好,或許是一次重創李定國的機會。”
“吳總兵,你率一萬軍士負責運糧,一旦遇上李定國前來偷襲糧草,以糧車結成防禦陣型,原地固守;郝統領,你率八千特戰軍偷偷出發,落後運糧隊一日的行程,一旦前方起了戰事,立刻從身後突襲李定國所部,一舉殲敵!”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