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本楨常年混跡官場,生意場,豈能看不出李淏是想拖延時間,起身道,“大王,玄甲軍與滿清開戰在即,攝政王正在江南等著這次和談的結果,分秒必爭,不能再等!”
李淏為難的道,“貴使也太心急,縱然我們談妥了條件,貴使不還要回江南去和攝政王商議,然後再來我國締約?!這一來一去,今冬肯定是談不成了。”
席本楨根本不給他推諉的機會,直接從懷裡掏出了備好的空白詔書,冷聲道,“大王,和約只要議定,無須再送回江南交由攝政王,立刻就能締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淏見方原是想趕鴨子上架,迫使朝鮮國立刻就範,沉『吟』不語。
席本楨又朗聲道,“攝政王的條件也早備好了,若大王不願談,我立刻便走,玄甲軍也立刻從皮島撤走,今後不必再談了。從今以後,江南中斷與朝鮮國一切生絲、絲綢、瓷器交易!等我軍滅了滿清,攻佔遼東之後,與貴國是敵是友,戰場上見吧!”
席本楨夾怒而去,就是不再給李淏任何騎牆的機會,迫使他立刻表態,到底在滿清、玄甲軍之間選擇哪邊。
這下輪到李淏慌了,朝鮮國物資貧乏,大部分物資都要從海外,最主要是從大明、日本國購買。如今日本國正在內戰,大明京城朝廷更是自顧不暇,唯一能給朝鮮國提供物資援助的,只有江南政權。
之前方原是有感於遼東之戰,朝鮮國的相助,都是按照一般商品的原價提供給朝鮮國,沒有從中賺取一兩銀子的差價。
若江南的特使這麼一走,斷絕了與朝鮮國的交易,雖然還可以從走私渠道購貨,但層層加價下來,朝鮮國的物價必然飛漲。平民百姓貧苦自是不必說了,甚至王宮的一應用度也只能從簡。
這個代價,李淏是不願也無法承受的,忙衝宋時烈使了個眼『色』。
宋時烈忙上前拉著怒氣衝衝的席本楨道,“貴使,有話好說嘛!攝政王帶來了條件,貴我雙方再議一議。”
席本楨趁機下了臺,回過神望著李淏道,“其一,這次攝政王支撥重建皮島的用度是一百萬兩銀子,若朝鮮國願替我們修建,一百萬兩銀子全歸大王!”
以朝鮮國的貧瘠,平日裡進貢幾百兩銀子也是一筆鉅款,王宮裡也就幾萬兩銀子。方原一出手就是一百萬兩銀子,是王宮存銀的幾十倍,李淏是怦然心動,忙問道,“其二呢?”
席本楨繼續道,“其二,只要皮島軍堡建成,攝政王會再贈三萬匹絲綢,兩萬石糧食致謝。”
朝鮮國今幾年正在鬧饑荒,方原支援的絲綢、糧食真的是及時雨,李淏聽了吞了吞口水,再問道,“三呢?”
“其三,將來攻滅滿清後,攝政王會再贈送五十萬兩銀子,五萬滿壯,五萬滿女,以供貴國雪恥!其四,若滿清真的攻進了貴國,趕盡殺絕,攝政王應允大王,還有貴國宗室、大臣家眷一萬人前去江南避禍。”
方原開出的條件已十分優厚,至少之前與大明的交往,絕沒有這麼大手筆的賞賜。就是逃難安置,當年的萬曆皇帝只承諾可以渡江一兩千人,方原卻承諾可以接納一萬人前去江南生活。
水鄉江南,李淏只有在夢中夢到過,在內心已認可了與方原締結和約,望了望宋時烈,徵求他的想法。
宋時烈本就是清西派,是支援打擊滿清的,忙拱手道,“攝政王、上國貴使如此慷慨,仁義,我們若再推託,就失了信義,締約吧!”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