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在武昌府不費吹灰之力的平定了高則、李本深的叛『亂』,便再無後顧之憂,將武昌戰場上的高家軍,連同賀錦的革左五營,張英的五千特戰軍,全投入到圍殲李自成的戰役。
他只留了三千玄甲軍士,三千錦衣衛在武昌府駐紮護衛。
十日後,方原更是渡過了長江,親臨漢陽府,與景傑匯合,親自指揮這一場平定李自成的戰役。
景傑向他彙報,李自成所部已進入漢陽、德安二府交界,傳說中的雲夢澤。只要穿過了德安府,便能抵達河南府境內。
因漢陽、德安二府交界是湖泊、沼澤密佈,闖軍行軍速度非常緩慢,遇上下雨的天氣,有時一日也就走十里路。
再加上趙全忠的玄甲鐵騎仍是不斷『騷』擾闖軍行進的隊伍,但凡跟不上闖軍大部隊,在後方落單的家眷,全被切割包圍,帶回了漢陽、黃州二府安置,至少有七、八萬人之多。
與這些家眷一同前來投降的闖軍軍士,又有一萬人之多,其中還包括新任的後營制將軍任繼忠。玄甲軍專門打的就是落單的後營,任繼忠這個後營制將軍連番敗戰後,被劉宗敏責打了五十軍棍,一氣之下便率軍過江來投降了。
五營制將軍這種闖軍高階將領的投降,還是開戰以來的第一次,對李自成的信心,闖軍的軍心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流寇大隊從江陵出發時,共有六十四萬人,如今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只餘下不到四十萬人。
作戰部隊之前有十八萬,如今經過連番的折損,投降,只餘下了十二萬,還未開戰,就折損了近三分之一的兵馬。
景傑向他彙報了前方的軍情,又道,“老大,闖軍在雲夢澤已是徹底的窮途末路,可以收網捉魚了。”
方原望著沙盤的地形,清清楚楚的標明瞭湖泊、沼澤密佈的雲夢澤的長寬是幾百裡,闖軍正在其中穿行。若令闖軍過了雲夢澤,到河南便是一馬平川。
方原對闖軍圍追堵截、『騷』擾了這麼久,使盡了法子,這盤大棋終於到了收關的時候,“老三,將這次決戰的軍事計劃說給我聽聽。”
景傑對軍事計劃是早有準備,忙與方原一起到了沙盤前,彙報這次軍事行動的計劃。
“老大,要圍殲雲夢澤的闖軍,我們便不能再分散,而要將六路合兵成四路。漢陽這一路三萬,加上張統領的五千特戰軍,從漢陽城出發,銜尾闖軍的後營。”
“甘輝,白廣恩所部共四萬,再派趙全忠的三萬玄甲鐵騎支援,合兵七萬,駐守在金局關,攻打闖軍出雲夢澤的標營、前營。”
“馮廷所部兩萬,再加上賀錦、高家軍共六萬,從黃州府挺進德安府,攻打右營的田見秀。”
“李巖的兩萬軍士,與金聲桓、徐誠的三萬贛軍在安陸匯合,合兵五萬,攻打闖軍左營的劉芳亮。”
在方原看來,景傑的這個計劃幾近完美無缺。
李自成最強大的當然是標營的三萬步兵主力,四萬精銳騎兵,共七萬人。而景傑也有針對『性』的派出了玄甲軍最精銳三萬玄甲鐵騎,還有剋制騎兵的一萬火車營與之對壘,可說是針尖對麥芒。
而指揮北線戰事的,正是玄甲軍百戰百勝的統帥甘輝,還有騎兵作戰最兇猛的趙全忠,流寇將領裡最敢戰的白廣恩,全是善於啃硬骨頭的猛將。
這一場大戰的勝負,便可最大程度上決定李自成和闖軍的命運。
李巖、金聲桓、馮廷、賀錦、高家軍所部,要麼是戰場經驗不足的新兵,要麼是新近投靠的流寇,戰力都是次一等的。他們若是對上闖軍精銳的標營,估計是敗多勝少,只能使之攻打在闖軍也屬次一等戰力的左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