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崇禎派方正化正式知會了方原,會御駕親征,與周遇吉的三千晉軍一同南下濟南府,與方原會商。
周遇吉本待要加派人馬前來護衛,但卻被崇禎拒絕了,這一次是和談,不是打仗,無須帶這麼多人馬。何況真要打仗,七萬晉軍全帶上也不是玄甲軍的對手。
周遇吉只能挑選了三千晉軍中的精銳陪同崇禎南下,而在河間府與濟南府交界之處集結五萬晉軍,一旦有變故,立刻南下接應崇禎。
會面的地點定在濟南府的平原縣,既是在方原的轄內,也離京畿的河間府較近,可以隨時接應,是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會面地點。
雙方帶三千兵馬到平原縣,餘下的軍隊只能在三百里之外候命。
崇禎此行帶了新任司禮太監方正化,內閣首輔洪承疇二人陪同。
方原在平原縣城外設下盛大的酒宴款待崇禎,等崇禎到時,他身著繡著九蟒的攝政王服,早已親自帶著景傑前來迎接。
方原到了崇禎面前,一個老丈人,一個女婿,一個君,一個臣,自從當年紫禁城一別,已有五年未曾謀面。
崇禎已年過四十,面容已越顯滄桑;而方原也年過三十而立,比之前是越發成熟,幹練。人,還是之前的兩個人,但權勢卻早已時過境遷,發生了悄然的逆轉。
方原親眼見了崇禎,千般往事浮現心頭,雙目含淚的半跪在地,衝崇禎恭恭敬敬的行了禮,“陛下,臣方原拜見陛下!臣日思夜想都盼望著見到陛下,如今終於得償所願,幸甚!”
按照之前崇禎親口承諾,方原面聖本無須下跪,但他還是行了半跪之禮,算是對崇禎的尊重。
崇禎見他並未仗勢凌人,反而還衝自己下跪行禮,更口出溫暖人心的話兒,也是鼻子一酸,忙去扶起了他,“駙馬,你我既是君臣,也是家人,無須太過客氣,平身吧!”
方原起身與崇禎並肩而行前往宴席,絮叨著家常。
“駙馬,朕的寶貝公主怎麼沒來?!”
“陛下,因事出突然,公主才未曾來迎。”
“公主是不是給朕添了兩個外家孫女?有沒有封號?”
“封了,全是郡主!”
“郡主怎麼行?公主是朕的女兒,駙馬也是大明的王爺,朕的外家孫女怎麼能是郡主,必須封公主。”
按照藩王之禮,公主、藩王之女只能是郡主,崇禎卻直接封了公主,而且還直接稱方原為王爺。話裡話外透著的意味兒,就是承認方原王爵的身份,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藩王,而是大明皇室的王爺,和崇禎本人是一家。
方原默不作聲的應了,兩人直接到了城外的宴席。
以方原的安排,兩人本該是按照君臣入座,但崇禎卻出人意料的道,“今日是家宴,不是什麼君臣之宴,駙馬,來與朕同坐。”
君臣同坐一把椅子,這無論如何就大的恩賜,崇禎令新添了一把椅子,就在他的龍椅之側。
崇禎此時對他的恩遇太甚,之後要他答應的條件必然更難以拒絕。崇禎這是將先禮後兵的手法玩到了極致,反倒令方原生出一種不自在,但還是不置可否的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