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忠望著眼前倉皇不知所措,人馬互相踐踏的玄甲鐵騎,已是萬念俱灰,與其回去受軍法嚴懲,還不如就這麼戰死戰場,以全馬革裹屍之名。
趙全忠抽出了馬刀,正要指揮陣型未亂的三千鐵騎,準備硬衝逼迫而來的火車營,指揮使張立急匆匆縱馬來到他身側道,“趙統領,衝鋒只不過是自陷死地,軍情緊急,你立刻率玄甲鐵騎列陣撤退,我率兩千玄甲鐵騎斷後!”
以火車營的數量之多,推進速度之快,火炮、火銃之猛,兩千騎兵斷後是絕無生機,張立自擔令後之職,就是報著必死的心,來掩護趙全忠大部撤退。
趙全忠熱淚盈眶望著他道,“張立,悔不當初聽你之言,真正該斷後的人是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立下馬跪在他馬前,高聲道,“騎兵營可以沒有張立,不能沒有趙統領,我的家眷就全託付給趙統領了!”
他衝趙全忠行過了軍禮,再次翻身上馬,抽出了火銃,大喝著道,“騎兵營的兄弟們,後退是死,衝鋒也是死。往後退是逃兵,戰後沒有撫卹;往前衝則是馬革裹屍,必然重重撫卹我等家人。願往前衝鋒的隨我來!”
兩相比較之下,陣型還未全亂的兩千鐵騎立刻便選擇了往前衝鋒,以換取戰死的撫卹,縱然是死,也要給家人賺一些銀子、田產。
兩千人抽出了馬刀,火銃,齊齊應和。
有了張立領軍斷後,趙全忠立刻與兩個千戶劃分了責任,一人一座橋,在橋頭坐鎮,指揮玄甲鐵騎整齊有序的撤離。再有搶道奪路的,回去之後沒收所有名下軍田,並以軍法審判!
趙全忠和兩個千戶分別衝到三座石橋邊,沿途開始令軍士傳達這道嚴酷的軍令。在軍令的震懾下,加上張立已率軍前去斷後,敵軍一時半會也殺不到,再加上玄甲鐵騎本就是訓練有素的勁旅,之前在軍中的慌亂漸漸平息了下來。
六千餘玄甲鐵騎勒馬止步,橋邊列陣,在趙全忠,兩個千戶的指揮下,開始一次兩騎,有次序的過橋。
一邊在有序的撤離,一邊在拼命的衝鋒。衝鋒的兩千玄甲鐵騎在張立指揮下,一連攻破了火車營十餘個大陣。鐵騎突破火車防禦之後,立刻對陣內的明軍展開瘋狂的絞殺。
但火車營的人數實在太多,至少在玄甲鐵騎的五倍以上,漸漸的將衝進陣的鐵騎分割包圍城五股、十股,逐一殲滅。
大戰進行到清晨,兩千玄甲鐵騎已死傷殆盡,指揮使張立不想被敵軍俘虜,也在戰馬之前,以火銃自盡。
張立和兩千玄甲鐵騎以壯烈的戰死,換來了兩、三個時辰寶貴的撤退時間,趙全忠那方終於指揮著餘下的玄甲鐵騎平安渡河,倉皇南下撤退。
全軍從臨清返回聊城之時,卻見城門緊閉,之前投降的聊城知府,官吏又再度反叛,不令眾人入城。
趙全忠無奈之下,只能再次南下至陽穀縣,才算是站穩了腳跟。
清點這場慘敗的戰果,出擊的一萬玄甲鐵騎只餘下了不到五千,折損了五千之多,戰馬也損失了八千匹,已算是玄甲鐵騎成軍以來最大的慘敗。
趙全忠見了清點的戰果,是嚎啕大哭,下令玄甲鐵騎在陽穀縣休整,再去傳令攻打館陶縣,高唐州的兩路鐵騎立刻返回陽穀縣,不可再戰。他則只能等著赤古臺、蘇紅玉的中軍前來,再向二人請罪!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