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忠站回了中軍案前,連連的扔出軍令牌。
“吳水,你率五千騎兵,從右翼繞擊高唐州的夏津,武城二縣。”
“王朝,你率五千騎兵,從左翼進攻臨清州的館陶縣。”
“張立,你隨我一同攻打聊城。”
他這番軍事佈置,就不止是要攻佔聊城,而是要將聊城以北的臨清、高唐二州也要一併拿下。他就是要比張英更快的攻佔東昌府,給方原瞧一瞧,也不是隻有那幫鄭氏舊將能打勝仗,元老派將領也能攻城拔寨!
在陽穀縣只休整了一日,趙全忠立刻率麾下的兩萬玄甲鐵騎盡數分兵北上,只留下投降的陽穀縣官吏看守城池。
趙全忠這一路經過一日的突擊,黃昏時分便抵達了聊城之下,本該駐守在聊城的白廣恩竟沒派出火車營前來狙擊。
他正在疑惑之間,卻突然見到聊城城門大開,出城的不是明軍,而是聊城府衙的一群官吏,他們是出城來投降的!
趙全忠微微一怔,不知道白廣恩在玩什麼玄虛,當然不敢衝動的入城,立刻派人將以聊城知府為首的官吏帶到了面前,詢問緣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聊城知府恭敬的道,“軍爺,白廣恩所率的火車營,在兩日前就撤出了聊城,往北方去了。”
白廣恩帶著火車營往北方去了?!
趙全忠對這個情報還是有些將信將疑,若沒有合理的解釋,他絕然不會相信,追問道,“白廣恩,往北方去做什麼?!”
聊城知府道,“軍爺,白廣恩是因為知曉此戰必敗,何必留在山東陪著孫督師送死?!他帶著火車營北上京畿去投靠朝廷了。”
這個理由,趙全忠至少是信了九成。火車營就是白廣恩唯一的資本,若盡數賠在山東戰場,那白廣恩就是一無所有,只能任人宰割。還不如趁著大戰之時,帶著這支火車營去投靠京城朝廷,既能保住有用之身,不準還能博取個總督一樣的官職。
趙全忠派出去探查的哨騎在半個時辰後也來回報,在聊城以北的官道,確實有大部隊行軍的車痕、腳印,看這些車痕、腳印是往北方臨清州方向去的。
有聊城知府給出的理由,還有地上的車痕、腳印,兩相對照之下,趙全忠幾可斷定,白廣恩確實是怕極了玄甲鐵騎,不願再參與山東的戰事,帶著火車營北上京城逃命去了。
趙全忠這一路北上進兵,軍事目標一是佔領東昌府,二是殲滅白廣恩的火車營。若只是單單兵不血刃的佔領聊城便回去報功,這個軍功顯然成色太低,既不會有太多的賞賜,更無法以此來博取更進一步的軍職。
他突然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火車營行軍速度極慢,一日只能走四十里路。若是率玄甲鐵騎前去追擊,兩日後就能追到這支火車營,一舉殲之。只要能殲滅了孫傳庭的精銳之師火車營,便能壓過張英一頭,立下頭功!
趙全忠沒有過多的猶豫,率玄甲鐵騎入城休整了一日,整備了玄甲神銃、餵飽了戰馬,於第三日清晨,留下投降的聊城府衙的官吏看守城池,再次率軍出發,北上去追擊逃走的白廣恩去了。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