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一行人出了淮安府後,魯王朱以海由錦衣衛帶著回了蘇州府,方原則率三千特戰軍折道趕去了宿州,和駐紮在宿州的景傑匯合,商議和孫傳庭鬧翻後,下一步的對策。
景傑得知了雙方談判最終破裂的情報,便請方原到了鳳陽府的沙盤地圖前,指著宿州以北的徐州,還有宿州以西的淮安府,“老大,既然談判破裂,孫傳庭隨時可能南下援救鳳陽城。孫傳庭南下有兩條路線,其一是經徐州直『插』鳳陽府,正面替鳳陽府解圍其一是從淮安府南下揚州府,迫使我軍東移應敵,此乃圍魏救趙之計。”
方原低頭望著沙盤,沉思不語。
他思索的不是孫傳庭從哪條路線進兵,反正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絕不可能瞞過他的耳目。眼下最要緊的事,就是被圍困的鳳陽城,是直接令玄甲軍強攻拿下,收入囊中還是繼續圍困,進行之前安排的圍點打援的軍事計劃。
儘快強攻拿下鳳陽城,就可以避免兩線作戰,專心應付孫傳庭南下的援軍。但不能確定的是,鳳陽府若失陷,孫傳庭的援軍是繼續南下,還是按兵不動。
若留著鳳陽城只圍不打,最大的好處當然是可以誘導孫傳庭南下前來決戰,但卻必須留下很大一部分兵力圍城,以防被城裡的數萬守軍偷襲。
這兩個軍事計劃是各有利弊,方原一時也難以權衡。
景傑顯然與他想到一處去了,問道,“老大,還是趁著孫傳庭南下之前,先攻下鳳陽城吧!城裡的五萬守軍,還有個精通軍務的黃得功,真的是圍城軍極大的威脅。放任這麼個巨大的威脅在身後,還怎麼和孫傳庭決戰?!”
若鳳陽城裡只有馬士英,阮大鋮,方原幾可肯定這二人絕不敢出城偷襲玄甲軍。但若加上個在軍營裡『摸』爬滾打十幾二十年的老軍頭黃得功,就殊難預料。
方原沉『吟』問道,“老三,圍城之時有沒有派人向馬士英、黃得功二人勸降?”
景傑如實的答道,“我方是五日一勸降,馬士英、黃得功都拒不投降,看來他們是準備負隅頑抗到底了。”
方原是不得不對這個馬士英心生敬佩,雖然此人沒什麼軍事才能,平日裡也喜歡爭權奪利,更是自打方原到江南後,就一直和方原水火不容。但在這種山窮水盡的情況下,仍然堅守不降,對大明的忠心卻是毋庸置疑的!
他和史可法雖然一個閹黨,一個東林黨,但本質上卻是一類人,都是志大才疏的忠臣!
方原默然了一會,又問道,“如今我軍是四面圍城?”
景傑點了點頭說,“是,除了流經城內的淮水,陸路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
方原繼續問道,“他們有沒有派人從水路前去求援?”
“有,夜間常常有探子趁夜出城,走水路往北去了。”
“我軍有沒有捉拿到的探子?”
“有,我們一共捉了五、六個探子,正看押著,拷問城裡的情況。”
“這些探子有招供的麼?”
“有,有一個探子牛三全招了,其餘的是寧死不招,甚至還『自殺』了兩人。”
能出城去求援的,十之都是城內選出的死士,不招倒也在情理之中。